聪明人、傻子和奴才_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内容概括

  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只要这样,也只能这样。有一日,他遇到一个聪明人。   “先生!”他悲哀地说,眼泪连成一线,就从眼角上直流下来,“你知道的。我所过的简直不是人的生活。吃的是一天未必有一餐,这一餐又不过是高粱皮,连猪狗都不要吃的,尚且只有一小碗……”
  “这实在令人同情。”聪明人也惨然说。
  “可不是么!”他高兴了,“可是做工是昼夜无休息的:清早担水晚烧饭,上午跑街夜磨面,晴洗衣裳雨张伞,冬烧汽炉夏打扇。半夜要煨银耳,侍候主人要钱;头钱①从来没分,有时还挨皮鞭……”
  “唉唉……”聪明人叹息着,眼圈有些发红,似乎要下泪。
  “先生!我这样是敷衍不下去的。我总得另外想法子。可是什么法子呢?……”
  “我想,你总会好起来……”
  “是么?但愿如此。可是我对先生诉了冤苦,又得你的同情和慰安,已经舒坦得不少了。可见天理没有灭绝……”
  但是,不几日,他又不平起来了,仍然寻人去诉苦。“先生!”他流着眼泪说,“你知道的,我住得简直比猪窠还不如。主人并不将我当人;他对他的叭儿狗还要好到几万倍……”
  “混账!”那人大叫起来,使他吃惊了。那人是一个傻子。“先生,我住的只是一间破小屋,又湿,又阴,满是臭虫,睡下去就咬得真可以。秽气冲着鼻子,四面又没有一个窗……”
  “你不会要你的主人开一个窗么?”
  “这怎么行?……”
  “那么,你带我去看去!”
  傻子跟奴才到他屋外,动手就砸那泥墙。
  “先生!你干什么?”他大惊地说。
  “我给你打开一个窗洞来。”
  “这不行!主人要骂的!”
  “管他呢!”他仍然砸。
  “来人呀!强盗在毁咱们的屋子了!快来呀!迟一点可要打出窟窿来了!……”他哭嚷着,在地上团团地打滚。一群奴才都出来了,将傻子赶走。
  听到了喊声,慢慢地最后出来的是主人。
  “有强盗要来毁咱们的屋子,我首先叫喊起来,大家一同把他赶走了。”他恭敬而得胜地说。
  “你不错。”主人这样夸奖他。
  这一天就来了许多慰问的人,聪明人也在内。
  “先生,这回因为我有功,主人夸奖我了。你先前说我总会好起来,实在是有先见之明……”他大有希望似的高兴地说。
  “可不是么……”聪明人也代为高兴似的回答他。
  一九二五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选自《鲁迅全集》)
  注:①头钱:旧社会里提供赌博场所的人向参与赌博者抽取一定数额的钱,叫做头钱,也称“抽头”。侍候赌博的人,有时也可从中分得若干。
  
  赏读借鉴
  寓言的破解是道多选题
  对鲁迅的这篇文章,传统的解读是聪明人象征着封建统治阶级的维护者,他表面上同情奴才的遭遇,其实是给他们以精神上的麻醉;傻子则象征着与黑暗的旧势力作坚决斗争的革命者;奴才则是封建统治阶级的受害者,他象征着那些安于现状、愚昧无知、不知反抗的病态社会中的人们。
  然而鲁迅绝不是个热血澎湃的毛头小子,更不是那种空谈理想、人云亦云的说教者。他不是不明白奴才自有奴才的乐趣,作为聪明人则保持着应有的冷漠,顺其自然。奴才的痛苦已经不堪承受,而奴才却自欺地在痛苦中找到了一份被扭曲了的幸福,那是一种深沉的悲哀,先生知道揭穿这种自欺的幸福对奴才的伤害,虽然揭穿之后他们或许就可以不再做奴才。
  “聪明人”看似精明,事事附和,却对事情毫无裨益。奴才只有等“傻子”横空出世,帮他们把事情摆平,以泄心头之恨。傻子是情绪的奴隶,敢于打抱不平,提出自己的意见与看法,但他又缺少一种谋略,一味地横冲直撞,往往会令事情适得其反。如果把聪明人的战略与傻子的战术结合起来,也许能拯救奴才吧。
  
  第26页《花间随笔》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1.提到元曲是为了呼应标题中的“随”字,元曲中的曲牌“一半儿”中的“半”和“花瓣儿”的“瓣”谐音,由此联想到花儿,也是顺理成章,在情理之中。
   2.示例:茉莉――清纯素淡,朝气蓬勃;玫瑰――青春热烈,美艳无比;梅花――成熟稳重,优雅清淡。
  3.它们代表了乡间最为淳朴的色彩,开在千户万户人家里,质朴而不失华美,富有浓郁的民间气息。
   4.答案示例:白菜花。理由――她清淡脱俗,盛开在寒冷的冬季,自有一种雅致的大美。无须施肥,悉心照料,她就能用尽全部气力,热热闹闹地绽放出生命的灿烂。(思路:先选定你喜欢的某一种花,阐释理由时,要尽量挖掘这种花所代表的某种精神,同时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也是必要的)
   5.本文开头先总写花儿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然后从“先闻其声”的花儿、“喜欢热闹”的花儿、“如性格各异的女子”的花儿、“民间乡村”的花儿四个部分重点描写了几类花儿的特点、状貌,再写花儿无处不在,烟花、雪花、浪花的美丽以及名字中的花儿给人带来的美好,最后扣题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