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初探】

  【摘 要】 要想让学生真正写出一篇结合实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首先要狠抓习作训练,让学生除正式作文外,每人另有一个习作练习,把课内外的好词佳句、口语交际或看到的图片、景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天坚持写成段或篇,并让家长适当指导,天天检查,努力做到“贵在坚持”。同时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果树园,庄稼地,让他们仔细观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也为学生寻找到了习作的素材。小学生习作起步要稳健有力,一步一个脚印,就要将他们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自己寻找习作素材,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也只有多读、多思、多观察、多练习,才能在习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关键词】 习作训练 寻找素材 语言积累
  
   近几年来,我一直担任小学中、高年级语文课教学,总认为目前的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加之学生缺乏习作素材,绝大部分学生作文内容存在假、大、空的问题,缺乏真情实感。怎样让学生真正写出结合实际,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呢?我结合语文课堂教学,深入钻研新课标,对习作教学积极探讨,我还是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狠抓习作训练
  围绕主题说话、写话、看图写话,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的具体目标之一。有的同行认为进行口语交际,说话,写话,看图写话等,费时费力,狠抓此环节会影响识字教学,结果就忽略了这些训练。我则认为抓好这个环节并养成良好习惯,对今后的习作教学大有好处,也为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我让学生除正式作文外,每人另有一个习作练习,把课内外的口语交际或看到的图片、景物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每天坚持写成段或篇,并让家长适当指导,天天检查,努力做到“贵在坚持”。这样每当我看到那一张张、一页页篇幅长短不一,内容单纯,且具有一定真情实感的篇、段时,都感到由衷的高兴。
  2 擦亮“习作”的眼睛
  古人去:“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现代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我们没有发现美。习作中不是没有好素材,而是我们缺少发现的眼睛。我们农村孩子生活范围不像城市孩子那样色彩缤纷,但活动天地范围广。为此,我鼓励他们把眼睛转移到我们周围。在家里,在街上,在田野里,在电视上……你发现了什么?刚开始学生都不敢说,不敢写,生怕别人说三道四。此时老师的引导很重要,你发现了什么?要真实地表述出来,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写下来就是一篇好文章。这真情实感从哪儿来?就是我们用眼睛发现的。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孩子们在说自己的见闻时异常活跃,个个畅所欲言,人人都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感受。有的说妈妈每天做这做那很辛苦,令人尊敬;有的说地里的麦苗长高了,绿油油一片惹人喜爱;还有的说发现了太阳落山时有了乌云,明天就要下雨,这是天气变化的规律……这些都是学生在以后的习作中好的写作内容。诸如此类来自于孩子们真实生活的素材,写出来的文章能不表达真情实感吗?
  3 融入大自然寻找素材
  农村的山水情趣,田园风光,自然美景,为小学生习作提供了写不尽的素材。我有计划地带领学生走进果树园,庄稼地,让他们仔细观察,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生活,参与生活,体验生活,融入生活,产生“不吐不快”的欲望,让学生畅所欲言,也为学生寻找到了习作的素材。
  例如在习作景物时,我不是在黑板上给学生命题,指导一下应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拿起笔来就写,而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去,指导他们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让学生习作时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比如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内容是《秋天的图画》,要求把看到的内容画一幅画,再用一两段话写下来。怎样才能写好这两段话呢?第一步:我让学生去野外观赏一番秋收的景象,或者去苹果园观察挂满枝头的果子,以增加直接感受。第二步:在让学生仔细欣赏秋天的景色之后,画好图。第三步:在老师进一步的指导下写出自己的亲眼所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4 注重习作前的语言积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文章源于积累,这是作文教学遵循的基本规律。首先是语言积累,人拥有的词汇量与智商成正比。认知心理学指出,3~12岁是记忆的最佳期。因此,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积累本,在进行大量课内外阅读的同时,指导学生做好语言摘抄积累。只有词语丰富了,说话和作文时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针对我们农村小学生的课外书籍少的缺陷,我在班内办了一个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家里的课外书拿到学校里和同学们一起看。再者,我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范文书上是怎样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并做一些必要的摘记来丰富自己的语言。其次是生活积累,生活本是一本看不完、写不尽的书,离开生活实际的作文,是那么苍白无力。为此,我注重引导他们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说生活,写生活。如:我在进行三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主题训练时,先安排学生星期天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或做家务事,并把这些事的经过真实地记录下来。因此,学生的笔记中有搬玉米,剥玉米壳,拔豆子,做午饭……这样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不仅丰富了学生语言,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还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劳动观,为学生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我认为小学生习作起步要稳健有力,一步一个脚印,就必须将他们置身于观实生活之中,自己寻找习作素材,养成勤于积累的好习惯。也只有多读、多思、多观察、多练习,才能在习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