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视野看北京精神的创新元素培育 怎样培养国际视野

  培育“北京精神”,是北京在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过程中的文化自觉和理性抉择。一个国家需要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一个城市同样需要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种文明素养的综合反映,是一种文化特色的精确提炼,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也是展示城市形象、引领城市发展的一面旗帜。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于2011年11月2日正式向社会发布。“北京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是北京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是全市人民在实践中创造的精神财富,也是凝聚、团结、激励全市人民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创新”作为北京精神的重要元素,对于北京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北京的新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而世界城市都是世界创新中心。技术、制度和文化创新成就了当今世界城市的强势地位,创新精神也涵化为其内在特质。技术与商业革命奠定了伦敦的世界城市地位;纽约的华尔街是金融创新的前沿,虽然无管制的创新会带来问题,但其在美国经济繁荣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巴黎的纺织时装业之所以能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背后体现的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创新精神。面对交通拥堵、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住房紧缺等“城市病”,世界各国的城市更是把创新作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纷纷制定创新行动计划。目前,世界上的创新型城市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
  一是文化创新型城市。通常为一国的首都或重要城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和芬兰赫尔辛基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偏重于文化产业发展的突破,即依托经济繁荣发达和较强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大力推进文化创新,通过文化艺术领域创新,打造全新的城市发展形态。二是工业创新型城市。如美国堪萨斯、英国哈德斯费尔德和韩国大田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重点,是以工业创新作为突破口,即依托地处大都市周边,工业基础比较扎实,工业领域的人才、技术等优势比较突出的支撑,大力推进工业技术创新,形成以工业产业创新带动城市发展创新的格局。三是服务创新型城市。如美国纽约、德国柏林和日本东京等,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主攻方向,通过不断创新城市的服务,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着力发展服务型经济,不断满足本地城市居民的各种需要,也不断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各种跨国服务,同时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融合。服务创新型城市第三产业发达,社会综合服务能力较强,政府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较高。四是科技创新型城市。如印度班加罗尔、美国硅谷、加拿大渥太华等,主要出现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其城市创新发展的战略与内容,是突现科技集成和科技创新。此类城市一般依托国际一流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形成雄厚的科技实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明显的科技产业优势。通过大力发展先进科技,在协调推进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大量的高新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推动全球科技进步的动力源。
  2006年,北京市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新构想。2011年,北京又提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双轮驱动”战略,因应这两大战略指向,借鉴世界经验,应着力从以下方面培育北京精神的创新元素。
  其一,提高市民的创意水平和享受创意的意识。市民的创意生活是城市创新精神的沃土。英国政府特别注重这个方面,2000年在《The Next 10 Years》中,从教育培训、扶持个人创意及提倡创意生活三个方面,研究如何帮助公民发展及享受创意,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开放更多的博物馆及将所有数据档案数字化等,这些做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接触机会,使他们可以发展创意、享受创意生活,并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首都北京的文化建设要始终强化文化惠民意识,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激发全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其二,发挥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引领作用。“没有艺术家与知识分子的引领,任何社会都是不会进步的”――未来学家纳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这样写道。想到文艺复兴,人们自然就会想起米开朗基罗、达芬奇、莎士比亚这些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名字,是他们引领了当时科学、社会和政治领域思想的变革。因为艺术反映社会,彰显城市个性;艺术可以唤醒人们,激发新思维,赋予人们信心,带给人们一种动力。北京要想提升创新力,开发出富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与设计,就必须依靠不安于现状、有才能和创造精神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发掘、培养、使用这类人才,需要正确认识文化创意人才或阶层的特性。文化创意人才一般具有这样的特性:(1)富于创造力。创意人才最突出的特征是头脑灵活、想象力丰富、很少循规蹈矩,所以拥有更多的创造力。(2)价值观独特。相比创造利润,他们更看重创作过程中的快乐体验;更倾向于自我管理,而排斥传统科层制;更强调独立自我表达和对差异的包容,而非集体一致性;更强调多面,而非单一。(3)注重软激励。对他们来说,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更大于金钱与物质激励,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
  其三,把保护知识产权提升到战略高度。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就是对人的创造力的保护。发达国家都把保护知识产权提到了极高的位置,特别重视对创新产品原创性的承认和保护。美国是这方面的典范,独立后即在其《宪法》中明文规定,发明人、作者的创作成果应当享有知识产权,并于1790年颁布了《专利法》和《版权法》,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全球保护范围最广、规定最详尽的法律系统。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推行知识产权发展战略,进行知识产权改革,重新界定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和利益分配。对外,则谋求美国知识产权权利人在全球利益的最大化,推动《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的签署。日本近几年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如IT基本法、知识产权基本发展联盟。而在这个方面,我国才刚起步。北京要激发人们的创新热情,必须加快出台相关法规,对创新产品(如商标、专利、外观设计、版权等)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优化创新环境。首先,要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通过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及相关法规的宣传普及、实施知识产权培训工作等形式加强宣传和教育,逐步改变人们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普遍薄弱的现状;其次,要促使企业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去。鼓励企业将知识产权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成立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增强其专利申请的积极性,切实改变我国许多产品在国外市场遭到的“一流质量、二流品牌、三流价格”的冷遇;第三,逐步完善北京知识产权制度。在国家知识产权制度框架下,进一步理顺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变知识产权局、工商局、版权局等各职能部门条块分割的现状,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效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的执法监督力度,切实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
  城市发展成功的关键在于创新力的勃发。经由创新精神的培育,北京不仅应成为经理、商业研究员的集聚地;也应是科学家、工程师、画家、作家以及设计师的圣地;不仅能创造巨大的经济财富,更重要的是成为思想和价值观的摇篮。
  
  (责任编辑:黄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