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加盟【微时代看微电影】

  摘 要:三分钟可以干什么?三分钟的视频短片可以让旭日阳刚从地下通道走上星光大道;三分钟的微电影也可以让你从现实走向梦想;我们的青春与生命,是献给被梦想蛊惑的那三分钟的热泪。在电影这个艺术形式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摄像机、一个梦想、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这个大千世界,通过镜头和影音创意制成最不真实的电影短片来表现最真实的万象世界。于是,微电影诞生了。
  关键词:微电影 创意 明星 广告
  
  “自打微博横空出世,你写个求爱信要是超过140个字,你都发不出去!谁有空去看你伤春悲秋?”一位网友的感慨,折射出微博在当下的流行程度。作为一种新媒体,近两年微博的发展可谓“神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期发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
  “围脖”时代,电影也被“围城”。微博的东风,不仅吹来了“微”观念的普及,也催生出微小说、微电影、微视频等新鲜事物。微电影――它是在迅速发展的网络上慢慢兴起的一种短小精悍的微型电影,从最初的只有几十秒,到现在长度在30分钟时间不等,主要在网络、手机等媒介上上映、传播。而且微电影等恰好在“体型”上契合了人们即时消费的诉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鸣就认为,现代人生活的快节奏与多元性,催生了空闲时间的零散性,“长电影看不了,可以看微电影。”
  我们热爱影像,因为留不住时间。于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拿起手中的摄像机记录生活、感悟生活。曾经是人人看电影,现在是人人做电影。
  一、微电影的成长之路
  2010年12月上映了历史上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这是由香港电影明星吴彦祖主演的90秒微电影。此电影是由著名豪华汽车品牌凯迪拉克(Cadillac)与好莱坞著名创作班底联手推出,并由国际一线明星担任主演。这也是继《阿凡达》、《盗梦空间》之后的2010年度重量级的“电影新片”。上映后,引起巨大的反响。
  2010年筷子兄弟的一部经典青春电影《老男孩》在优酷网首映,该电影讲述了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一年后又推出一部力作《赢家》,这个短片仅30分钟,在网上公映三天,点击量超过400万人次,真是人气爆棚。
  随后,网易娱乐隆重推出“2011贺岁党”特别策划,邀请10多位明星拍摄10部微电影,讲述原创故事情节,向您推荐2011年值得关注的艺人和作品。炙手可热的明星,独一无二的创意,前所未有的表演,预告精彩纷呈的2011。
  2011年4月,国内首个微电影节“2011网易微电影节”开幕。以线上广泛征集、专业评委选拔、明星名导助阵的方式评选出优秀微电影作品。在为期近两个月的时间内,有百余部国内顶尖水平的微电影作品参与展映,徐峥、姜武、陈小春等众明星也为微电影节制作了献映作品。经最终评审,曲荣达导演的《小心,我爱你》荣获最佳影片奖。
  同年4月,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也拉开帷幕(又称大学生微电影大赛),此次比赛面向人群很广,只要有创意,都可以报名参赛。从4月份到10月15日一直是影片征集、展播阶段。经过10月、11月的比拼,到12月份进行颁奖典礼。
  还有自9月10号开始在腾讯视频播出的“快女”微电影在网络上点击率极高。“快女”微电影是腾讯视频和湖南卫视、天娱传媒为2011“快女”10强,拍的10部青春短片,一共10集,一集一个“快女”,主题是“敢不敢”,讲的是10个青春故事,每集都是独立的单元,尺度很大胆。同月,由国际著名导演贾樟柯担任监制、联想集团出品的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在北京大学百年大讲堂举行了首映仪式,这是中国首部记录草根公益团队发展历程的公益微电影。
  近期,由土豆网发起的“爱的深呼吸――用影像关注气候:来自中国民间的行动系列”微电影公益行动日前启动。该项目由香港金像奖导演陈德森任总策划,音乐家谭盾任艺术总监,将由6部时长为10分钟的短片构成,影片类型设计包括动画、剧情电影、纪录片和实验短片等多种形式,由多位青年“视频代”导演进行创作。12月4日将在南非德班全球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日当天举行首映仪式。
  以上数据足以表明微电影来势汹汹。今年上半年,《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1年6月,中国网民达到4.85亿,微博用户数量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而近日发布的《中外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指出:超过4000万人只使用网络视频而不看传统电视。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视频的火热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新媒体环境下的“微时代”来临,不仅是微小说、微博盛行,微视听的文化消费形式也正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二、微电影的魅力
  1.微时放映中的创意性
  微时放映,区别于传统电影动辄一个多小时的长度,微电影短则几分钟,长则三四十分钟。微电影从开始属于草根阶级的玩票,到后来由专业影视制作团队打造,知名导演或演员参与其中,不论其中是否有名人,更注重的是它在有限的时间内要表达什么意义,在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前提下,创意就尤为重要。“唯有创意决定其未来。真正决定微电影未来的,还是其创意。因为这是一个极易审美疲劳的时代,微电影可能开始还能以新鲜的外表引人侧目,但若稍有不慎,即可能在大的市场竞争中落马。”[1]
  网易娱乐推出的一系列明星微电影,邀请了多位大腕明星参与其中,制作出来的多期10分钟以内的微电影都很有创意,趣味性极强。这些明星微电影讲述原创故事情节,向您推荐2011年值得关注的艺人和作品。比如:陈冠希主演的一部微电影《破案》。创意点在酒店保安从对讲机里听到一段对话,由此产生了一场误会,他把“沙人”误解成了“杀人”,而陈冠希推出的新歌“Mr.sandman”,很多人把这个英文翻译成“沙人”。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为了向观众推荐出他的新歌而采取了这样一个误会的创意点,非常的好,我们看后会印象深刻。
  《小心,我爱你》是“2011网易微电影节”的最佳影片,它凭借巧妙的镜头处理和颠覆性的结局在现场引发了不少笑声和掌声。这是由几个大二的学生拍摄的,导演在获奖后就说了这么一句话:“花钱不多,最大门槛是创意。既不能拍成没有起承转合的流水账,也不能交代过多镜头而超过时限,要做到简单、有力。”
  用一首歌的时间看一部电影,要求电影在短时间内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因此创意二字显得尤为重要。而且,如果微电影的创意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将会使微电影被受众抛弃。
  2.微制作中的灵活便利性
  微电影的“微容量”决定了它不必像传统电影那样耗时耗力,所以说微电影是微制作。它的制作过程很灵活,投资少,准入门槛低,并且资金回笼快。一般的微电影制作周期为几天到数周,每部的投资规模只有几千到上万元。据网易总编辑唐岩透露,自年初推出微电影,网易娱乐在上半年一共投资数百万元拍摄了近30部作品,浏览量最高的作品已有超过300万的播放量。
  2.1灵活性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教授指出,微电影有自己特有的构思和表现方式,属于一种新的虚构作品的形态,可以是一个虚构的小片段、虚构的小情境或者小故事,内容更加生活、更加轻喜剧,更适合于人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观看。
  微电影的出现,打破了电影制作专业化的“门槛”,其发展将呈现多样化趋势。它既可以由专业团队精心打造、形成固定的商业模式,也可以是业余人士不求收益的自娱自乐,还可能成为一些准专业人士推介自身的平台,帮助年轻导演走向大银幕。所以说,微电影不论是从其形式上还是制作上都有极强的灵活性。
  微电影的灵活性还体现在广告的植入上。“网络电影和广告植入相结合,可以从创作之初便结合广告元素进行创作,改变了以往影视作品创作后期广告硬性植入从而导致的观众抵触情绪。”[2]当然,也因广告的植入太过灵活也有人评论微电影就是在走商业路线,这话当然没错,因为其制作快、投入快、收益快,所以现在微电影已经成为各企业厂家和广告商家的宠儿。商家想在网站上做广告,而网站则将方案做成自制电影,将产品广告植入其中,使得观众不必走进影院掏钱观看,也就相对减少了观众对影片中插入广告的抵触情绪,既赚了名声又赚了收益。这也是目前微电影市场火爆的主要推动力。
  2.2便利性
  首先就是便利于大众。微电影的出现给普通网民带来了新的视觉享受。中国网民习惯了免费服务,而微电影还没有收费模式,这样就吸引了大批的网友。大众可以在各类互联网平台即时观看并分享,各种移动新媒体(如3G手机、PSP等)均能播放,而且网友们可以相互讨论、评价、打分。这是针对大众处于受众的角色来说的。另一方面,微电影为大众提供了一个平台,微电影的第一大类是明星参演、为大公司量身定做的商业微电影,第二大类就是由原创者创作、表演和制作的非商业微电影。很多人想拍点东西,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微电影的出现就为这些有想法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创作空间,既不会花费太多的钱又能实现自己的拍摄梦想。
  3.微平台播出的传播性
  微平台播出,区别于传统电影的影院模式,微电影大多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移动视频平台播放,更加贴近普通大众,普及度远远大于普通电影。
  “从传播学角度而言,这是一种全新的电影生成与传播的模式,从制作到播放,从传播主体到传播方式再到传播渠道,每一个节点都颠覆着传统的电影模式,改变着人们关于电影认识的思维定式。”[3]首先,微电影的传播主体全民性,以上也提到了这个方面。“只要一个人有兴趣和技能都可以写剧本、做演员、做导演、做摄影,形成审美取向五彩斑斓、表现形式千姿百态的电影格局。这使得电影从过去曲高和寡的艺术回归到了人人皆可参与的时代。”[4]其次,微电影的传播方式具有开放性。现在,微电影与网站及原创文学进行合作;网络游戏也开始借助微电影进行推广和营销;广告植入微电影这种传播方式是实现微电影盈利模式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最后传播渠道的多样性是最突出的一点,这是区别于传统电影或者网络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实现各个产业的联合,真正属于新媒体时代娱乐形式的创新。
  微电影以浓缩版之“微”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固定模式,使得电影艺术走下神坛,走出影院,以更平常的姿态走进了大众之间。微电影以具备了完整的电影叙事结构、品质精良的制作、明星主角出演等电影大片的基本要素的形成,出现在我们生活的碎片时间段中,让我们不得不喜欢上它。
  微电影的诞生,是百年电影发展史上一个新的奇迹。目前,微电影已经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它汲取了高科技的营养,焕发出新的生机与生命力,相信它会走得更远。
  
  注释:
  [1][3][4]王长武:《微电影的传播特征与市场前景展望》,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第9期,第23页。
  [2]《广告主市场观察》杂志研究院:《微电影风暴来袭》,市场观察,2011年,第8期,第41页。
  参考文献:
  [1]向北.微电影:迎合时代的“宠儿”[J].市场观察,2011,(8):12.
  [2]张梦.迅速走红的网络“微电影”[J].中关村,2011,(8):72-74.
  [3]莫康孙.从“电影植入广告”到微电影[J].中国广告,2011,(8):41-42.
  [4]张高伟.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J].美与时代(下),2011,(7):113.
  
  
  
  (张妹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日照校区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 27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