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喜爱《品德与社会》课的几点体会】 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完善,如何看待、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对于增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成人、成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组织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形成的重要渠道。如何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多年的教学研究,笔者认为只要用心对待,精心设计,就能让学生喜爱《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以下是我在教学研究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将《品德与社会》课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大多是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表面上是在聚精会神地听,其实听得索然无味,这样的教学方式收到的效果也是不明显的。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就存在着教师和学生都有点轻视品德课教学的现象。但新课程《品德与社会》课作为培养学生做人的学科,它对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起着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实在是不能颓废。所以要想使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这就需要老师将《品德与社会》学科与语文、音乐等学科进行有机的整合,这样就能改变以往学生不愿动嘴、不愿动手、不愿动脑的习惯,能使《品德与社会》课变成一池活水。据了解,在刚接触这门课时,同一个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表现和在语文课上的表现简直判若两人。于是,老师在教学中就决定利用《品德与社会》学科和语文学科两者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和融通性,把《品德与社会》课当作语文课来上,将《品德与社会》课的每一个环节像语文课一样精心设计,把语文课上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方法运用其中。学生不愿阅读教材,老师指名读或分角色读,并且还设计思考题用幻灯打出,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读,一改平日品德课只有老师一人读讲的现状。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去阅读教材,就可以避免以往的敷衍塞责。另外,现行的《品德与社会》课本身文字内容就很贴近生活,读到与我们联系密切的内容,学生的思想自然而然得到升华,教育效果初步就达到了。教材中有生动的画面,学生还能边读边欣赏。形成习惯后,学生就愿意读书,兴趣也得到了提升。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有任务,不会再等待老师一人去“引导”。对于设计出的问题,老师也让学生像在语文课堂上一样分小组讨论,派代表汇报,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同时也会提醒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之后也可表达自己不同的观点。除此以外老师还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像语文课那样给学生思维拓展的空间。比如,在教学《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老师在结束语时问大家:“祖国地大物博,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祖祖辈辈生活、繁衍的热土,你身为一个中国人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踊跃,纷纷表达出心中骄傲自豪之情。于是,老师又要求他们写下自己的感受。同学们感受多多,其中有一位同学还联系了2008年的奥运会,表达了中国人那种激动、自豪的心情。了解同学们感受后,老师很高兴。因为老师的课前预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参与,我快乐。这样的课堂,学生怎么会不喜欢?
  音乐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她可以调节人的情绪。教师可以用音乐这一特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用《歌唱祖国》来导入《我的祖国多辽阔》一课,用以营造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欲望,产生无限的遐想;用《爱我中华》来导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课堂气氛顿时被带动起来,会唱的同学跟着一起唱。不用教师导入语言,学生自然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课堂实践证明,用音乐来导入《品德与社会》课,学生备加喜欢,课堂效果好。
  二、将《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敞开
  《品德与社会》课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是开放性的,所以教师就要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让《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开放性的、生成性的课堂,学生也乐于走进这样的课堂。怎样能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敞开呢?首先要丰富教材的内容。因为教材中的每一课语言文字是有限的,仅靠短短的几段话,学生是不能掌握所学知识的,所以在平时,老师就利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充实课程内容。比如,在教学五年级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这一主题时,老师就带着学生到电教室上网查了很多关于民族风情的文字资料和图片。使学生知道每个民族之间虽然在历史传统、文化信仰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但他们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成员。从学生发出一次次惊讶声中,我们感到这样的课堂学生喜欢。通过这样的学习,教材中抽象的文字,变得具体了,生动了,学生的印象深刻了。视野开阔了,认识提高了。其次,要拓展课堂上的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自己去获取知识。在教学四年级《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时,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编排教学课题。比如:“家里的钱从哪来?”“钱用到哪里去了?”“买不到合适的东西怎么办?”“钱该怎样花”……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回家或到学校周围小超市去调查。布置这些学习任务目的是让学生不要把眼光只局限在课本上,注意引导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从教室这样的小课堂走向社会这个大课堂。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购买商品过程中的基本常识,真正懂得花钱的学问,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最后,让课堂敞开还需老师创设一个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表演”,老师也要主动参与。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与,学生会更加积极,活动开展得会更有意义。同时,通过活动师生的距离也拉近了。这种教师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课堂,这种教师与学生亦师亦友的关系,不就是和谐课堂中的平等的师生关系吗?
  三、将课堂上所学知识放到生活中去体验
  现在的学生在父母或其他长辈的呵护中舒适幸福地生活着,事事如意的生活自然能给他们带来快乐。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和失败。所以,如何教育学生面临苦难和挫折是《品德和社会》课的一项主要任务。可是仅凭读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他们没有亲身体验过。于是,老师就该想方设法让学生把从课本上学的知识拿到生活中去实践。在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老师让他们回家寻找苦滋味,一定是自己在做事中体会到的。经过几天的苦心寻找,学生回到教室想说的话太多,都来和老师“诉苦”。多数学生都讲到在帮妈妈做家务时尝到的“苦头”,还说出了自己是如何解决这些小困难的。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是老师的引导让他们尝到了苦滋味,虽然体验时间不长,但受益匪浅。五年级的孩子们生活阅历虽不算丰富,但也有一些挫折与失败的经历和体验,他们的认识和理解往往是直观的、肤浅的、停留在表面的,需要老师通过课内外活动引导他们更深层次的体会与理解,认识挫折对人的进步与成长的积极价值,获得人生的丰富体验。所以课本上的知识要经常拿到生活中体验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增长了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生活的能力。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情感和思想交流的平台,要上好《品德与社会》课,就要让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作为《品德与社会》课老师,只要在平日里用心对待每一节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学习过程,那么《品德与社会》的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学生就会从心底里爱你的课堂,就一定会在《品德与社会》的课堂里茁壮成长!
  作者单位:安徽省长丰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