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兴趣谈】 学好初中物理的小技巧

  摘 要: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很多物理定律、规律、公式、现象等。很多初中生觉得它枯燥、乏味、不好学,实际恰恰相反,它是一门兴趣十足、丰富多彩的学科,关键看教师如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 兴趣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涉及到很多物理定律、规律、公式、现象等。很多初中生觉得它枯燥、乏味、不好学,实际恰恰相反,它是一门兴趣十足、丰富多彩的学科,关键看教师会不会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一、用实验激发兴趣
  青少年时期的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是一方面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对各种新鲜事物好学、好问,富于幻想;一方面他们这种学习积极性往往与短暂的“直接兴趣”挂钩,遇到较为抽象理性的物理知识时,他们很快又会失去学习积极性。
  充分开发利用青少年好动心理特征的正面效应,用实验趣味启发学习兴趣,进而转化成学生的积极求知动力,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例如大气压强――覆杯实验。讲新内容前,将一只玻璃杯灌满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上,再按住卡片把水杯倒过来。问,当把手移开后,会产生什么现象?同学们议论纷纷,很多学生认为水会洒了,并且深信不疑,结果松手后学生惊讶不已,为什么水没有洒呢?老师是在变魔术吗?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使学生对这节课感兴趣、印象深、易理解、记得牢。
  二、用生活现象激发兴趣
  把实际生活中的现象跟物理教学联系起来,使学生感悟实际生活的奇妙和规律性,认识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会接触到,没有理由不学好它。
  根据学生求动、求知、求趣、求异、求新等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讲热传递时可以举以下例子: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传递性比空气好,通过列举这些实例,学生不但感兴趣而且很快就能学会,同时也记得牢固,直到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这些现象,还会印象深刻。
  三、用生动语言激发兴趣
  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而且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巧妙地控制和调节,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断,高而不喧哗,低而不闪”。要善于设置疑问,通过幽默的话语,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例如:在讲势能时,可向学生提问,当天花板上有一根鸡毛向你头顶上落下时,你将怎样?学生觉得这个问题很好笑,肯定会说:“那么轻的羽毛有什么可怕的。”接着再问,若你头顶上正在旋转的电风扇突然落下呢?学生肯定会下意识地手捧脑袋,回答也很一致“那还不快跑”。学生们害怕风扇而不怕羽毛就是因为两者质量相差甚远,从而引出物体的势能和质量有关,学生印象深刻。
  初中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了猎奇感。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兴趣培养形式多样,但目的只有一个,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生们真正掌握获取知识的“金钥匙”。
  参考文献:
  1.娄其义.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 新课程(教师版).2007.(02)
  2.郗才彰.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趣味[J].希望月报(下半月).2007.(04)
  作者单位:西藏山南琼结县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