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状况【抑郁气质类型学生对肯定性语言接受状况个案的初步研究】

  【摘要】 在如今的教育界,肯定性语言越来越多被老师和家长所使用,它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有多大!本文采用测验法、观察法、调查法对该名抑郁气质类型幼儿进行了个案研究,分析和讨论他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状况。在分析与讨论的基础上为教师和家长提出了具体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 学生 气质类型 肯定性语言 接受 自信心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的振兴在于教育,而学前教育又是教育的基础。近年来,赏识教育在教育界也一直被广泛运用。赏识教育是在教育活动中欣赏、赞许、肯定学生的能力、兴趣、意志、动机、行为,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价值的一种方式。而赏识教育的前提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既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肯定性语言就是赏识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很难看到一个人他(她)就是绝对的抑郁质或胆汁质,而往往是这个学生他(她)气质类型偏于哪一种。
  很多国内外著名的学者都曾提到,赏识教育在孩子发展中的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前人的研究来看,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该怎样对待抑郁气质类型学生进行不同的赞许和肯定,才能更好地加强学生自信心等方面,因此本研究就是在这个基础上选择1名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初步了解抑郁气质类型学生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状况,以丰富这方面的相关理论,完善肯定性语言在赏识教育中的作用。
  本研究的结果与分析主要是偏于抑郁质学生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状况;
  偏于抑郁质学生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状况与分析
  1、案例 小A
  
  表格2当中的(1)代表的是有几种不同操作难度的作业让学生自选时,观察学生如何选择。(2)代表劳动中有不同工种出现,让学生自愿参加,观察学生行为。(3)代表让学生自愿报名承担一定的任务时,观察学生应对这一事件。(4)代表在上课时,有举手机会时,观察学生主动举手事件。教师可根据学生多次的选择情况进行适当的概括。
  分析:从该表格可以看出前后测发生变化的仅有2项,从第二个调查表格的前调查可以看出在相关题目出现的时候,小A每一次都是说"我行"、"我能"来拒绝大家的帮助,所以在之后的研究中我将会去掉第二项题目,在其他题目出现时分别对小A进行适当的肯定性语言。而从该表格的前后测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发生变化的只有第一项,也就是说3个题目中有1个题目是接受了肯定性语言的表现。
  如果把以上的两个表格的接受和没变化转化成百分比那么就会让大家更好的看出小A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状况了,暂且我们不考虑小A的接受后的变化大小,所以我们只考虑接受与否的变化。总体的接受百分比是42.9%。
  二、结论与讨论
  从研究的结果可以明显的看出,职业高中教师的肯定性语言在学生的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出,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对所有学生都是进行肯定,但是接受状况却是不同的。在研究者所用的自信心评价题目可以看出,偏于抑郁质学生对肯定性语言的接受也是有的,但是接受程度不是很大,也就是接受的不明显。
  本研究的优点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刻更详细的对赏识教育中的肯定性语言加以研究,这在众多的赏识教育中还是没有过的。但是在本研究中,却都是站在科学的理论之上来进行研究,只不过是把两者从未有过的结合给结合起来。本研究还有一点就是结论可以给职业学校教师和家长一个统一的参考。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就是,案例对象的选取可能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研究时间可以再加长,这样就可以更有说服力。在研究的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干扰因素,但是研究者却无法控制的。
  从研究结果来看,教师所使用的肯定性语言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很好的接受,而是与学生的气质类型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和家长面对抑郁气质类型孩子要使用不同程度的肯定性语言。面对抑郁质孩子,一般的肯定性语言对他们而言,并不会起到作用,而面对这类学生,教师和家长应该本着循序渐进,永不放弃的原则。这就是本研究的意义所在,通过个案可以给教师和家长一个参考。
  偏于抑郁质的学生在自信心方面不是很强,也可以说其有稍微的自闭,他们不喜欢讲话,不喜欢参与活动。自己做的事情,一般不喜欢别人参与,在某些事情上别人也很难改变他们的想法。对待这类学生不要急功近利,要慢工出细活,在对他们使用肯定性语言的时候一定要切忌:一肯定性语言不宜过于夸张,比如明明他们画的画很不好,但是教师和家长硬是说非常的漂亮,比其他的学生都好看。长期的这种肯定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因为偏于抑郁质的学生自尊心方面很强。二肯定性语言要循序渐进,偏于抑郁质的学生很难一下子就接受别人的肯定,但是作为老师和家长应该长期的使用肯定性语言,先是小的粗略的肯定,逐渐这类孩子就会接受肯定性语言,长此以往就会大大增加这类孩子的自信心以及社会性。
  肯定性语言是赏识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自信心以及社会性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肯定性语言与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社会性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值得我们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