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 学校体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摘要】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关系集中体现在“育人”的要求上,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学校体育应充分发挥体育的自身教育功能,对实施素质教育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地位 作者
  素质教育是在我国教育不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在摈弃应试教育的基础上产生的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个概念,它是对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和谐统一的现代教育,是强调对学生素质的整体性自由发展进行培养的基础教育。学校体育是运用身体运动、卫生保健等手段,对学生施加影响,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的要求集中表现在“育人”上,它与德育、智育、美育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充分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
  一、学校体育与德育
  体育与德育两者有机联系,相互促进。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即是德育的任务,也是体育的任务,很难截然分开。事实证明,体育是培养和发展共产主义思想品质及完美个性的重要手段。学校体育从内容、形式和方法方面,对学生提供了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条件和可能性,如能充分利用,就能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另外,在体育运动中所培养的思想品德,要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也需要做大量引导和教育工作。
  1.体育以它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吸引着青少年。通过体育活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适合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结合各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能教全面地实现对青少年的思想品质和个性的培养。
  2.学校体育活动的基本形式多以集体为单位。而这些严密的组织和严格的纪律,都蕴含着生动的道德教育因素,有助于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观念,提高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养成团结互助,遵守纪律等优良品质。
  3.学校体育活动经常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集体荣誉感。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赏,能给他们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快,激发他们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愿望。
  4.学校体育作为一种进行教育和完善余暇的手段,对于防止和纠正学生的不良品德、教育有过失的学生,有着显著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抵抗力。学生的自尊心是个人要求受到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感情,在自尊心的基础上可以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集体荣誉感是爱国主义的因素,是推动人们相互团结,创立功勋的一种力量,也是人们克服个人缺点和错误的内部动力。
  体育与智育的关系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在教育实践中,不少人往往容易只看到体育与智育的矛盾、对立的一面,认为用一定的时间锻炼身体,会影响学习,这是重智育轻体育的认识基础。事实上,体育和智育是对立统一的,体育对智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以现代心理学和生理学的角度看,学生要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概括以及批判性评论等方法来实现的,这就需要身心俱健,要由充沛的体力,饱满的精神和乐观的情绪,以保证发展积极的思维、良好的记忆、丰富的想象和集中的注意力,这些都是学好文化科学知识所必须的生理和心理素质。由于从事体育活动全面发展了人的身体素质,提高了身体的力量、灵活性和协调性,忍耐性以及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的应变能力,有助于青少年学生掌握各种技能技巧,发展和改变学生的心理素质及豁达合群的个性特征,有助于学生智力发展和对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技术的掌握。
  三、学校体育与美育
  体育与美育关系密切。美,作为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与精神文明的综合标志,它广泛地寓于德育、智育和体育之中。美与身体的健康密不可分。离开了健康去谈美是不可思议的,没有美,健康也会失去光彩。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能进行一般和特殊的美学教育,不但要培养学生对美的需求、美的感情、美的观点、美的欣赏、美的概念,还要向学生灌输行为美的思想,培养追求身体美、动作美的愿望,根据美的规律塑造人的形体美、姿态美和动作美,提高人表现美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美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体育教学的内容、组织、方法上都应该体现出对美的追求。
  综上所述,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几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身体健美的建设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所追求的目标。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应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转变观念,克服“应试教育”及片面强调竞技体育的消极影响,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体系做出最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邱观建.建构新世纪高校素质教育的新体系[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2(3).
  [2]喻坚.以“健康第一”思想作为学校体育主导思想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作者单位:吉林工商学院体育部)
  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