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原文_我是这样上《长恨歌》的

  《长恨歌》是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模块中一篇指导赏析课,鉴于此,我在教学构思时突出选修课“选”的的特点,让学生放开思路,发展个性,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摸,去回味这篇优秀传统篇目中蕴含的爱情传奇、历史悲剧。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又是如何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的?为了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主题、鉴赏诗歌表现手法作为指导教学的重点,于是我打破传统教学的设计思路,在我所带的两个火箭实验班采取了这样的实验教学:
  一、激趣
  (本环节通过本文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旨在激发学生对本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教师:在中国诗歌史上,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很有影响和特色的诗作,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面貌的一个新的开端,也标志着中国古代爱情诗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学界对于《长恨歌》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主要集中在对其主题的探讨,主要有爱情说、讽喻说、讽喻爱情双重主题说。那么今天,我们要随着白居易这位唐诗领军人物,一起走进到唐玄宗和杨玉环的那段爱情传奇,看看李隆基如何艰难地做出江山美人的抉择。
  二、引导
  (播放视频,乔榛、丁建华的大型配乐朗诵《长恨歌》。本环节通过欣赏,旨在让学生展开艺术的想象,明白诗歌这种文学样式还可以通过音乐,表演等形式展现)
  教师:同学们,当我们刚才在欣赏这段精彩的视频的时候,我们有些同学已经被艺术家的朗诵表演深深吸引、感染,那么在艺术家声情并茂的朗诵中,我们看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我想除了他们精湛的朗诵艺术技巧(语音的轻重缓急处理,神情的参与)外,最主要的就是他们对诗歌情感的把握很是到位,对诗歌主人公的心理揣摩细腻深刻。可能我们很羡慕、敬仰这些艺术家,很想是自己能够像他们一样,那么最好的学习就是模仿。
  对这首诗的赏析,老师就把“自由”还给你们,把课堂还给你们,老师给你们搭建平台,下周一语文课老师想看到你们各个小组的朗诵表演。行吗?
  (同学们热情高涨,情绪激动,大喊“可以”)见同学们的兴趣和激情已被老师激起,于是布置具体任务,提出要求。
  三、要求
  教师:同学们,为了把本次活动搞好,老师提出以下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具体负责,也可以组间合作,也可以邀请其他组成员参与。(参与方法)
  2.表演的形式不限,可以独诵、和诵、对诵,也可以改编成现代课本剧,还可以考虑服装、道具、化装等等。(组织形式)
  3.设置评委,评选出最佳表演奖,希望各小组发挥集体的智慧,群策群力、积极准备。(督促)
  4.老师和评委将以表演者对诗歌人物情感的理解和把握是否到位为主要评价标准。(突出本课赏析的重点)
  四、展示
  (据了解,同学们课外准备积极,参与兴趣非常浓厚,有些同学利用课余时间背诵诗歌,有些小组抽空排练节目,有些同学上网查阅资料,有些同学课间找老师探讨作品主题,掀起了学习语文的新高潮,而这也是我要达到的目的)星期一语文课上,各小组整装待发,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没?
  生:好了!
  师:那么哪个小组先来表演呢?
  (小组争先恐后的举手。)
  师:指定评委,提出要求,宣布开始。
  12个小组共准备了9组节目,有多幕剧表演的,有现代情景剧表演的,有分角色配乐朗诵的,有改成电视访谈节目现场的,有改变成拍卖会的,有朗诵配舞蹈的,有穿越时空和主人公、作者对话的,有作品主题是爱情观还是讽喻观的现场辩论会的等等。9个节目共用3个课时,越往后节目越精彩,对人物分析、主题把握越深刻。有些小组还要求表演第二次。
  五、总结
  展示是这个阶段同学们的一种心理特点,老师懂得并抓住这个特点就能在教学中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甚至事倍功半。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同学们自主学习的意识更加强烈了,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兴趣浓厚了。本课预期的目标实现了,而且同学们有了一次难得的表演体验。他们的自主学习获得的理解可能要比我们老师传统意义上的灌输深刻的多。一个是忙了老师轻松了学生;一个是忙了学生轻松了老师,后者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看来,语文课还是可以这样上的。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