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为何会害怕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对人的危害

  经过多起食品安全事件,很多消费者如惊弓之鸟。据新华社报道,因“染色馒头”、“瘦肉精”等事件与食品中含有的一些添加物有关,一些消费者将矛头直接指向食品添加剂,认为食品添加剂是罪魁祸首,现在公众谈“添加”即色变。
  
  甩不掉的添加剂
  “如果你拒绝添加剂,恐怕你能吃的东西就没几样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香料香精技术与工程学院教授、上海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吉鹤立说道。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目前超市里出售的食品包装上,列出的配料名单被食品添加剂占去了相当大一部分位置。如一包乳饮料,除含牛奶之外,还含有羧甲基纤维素钠、柠檬酸、乳酸、海藻酸丙二醇酯、阿斯巴甜、食用香精等;一袋薯片含有谷氨酸钠、食用香料、二氧化硅、柠檬酸等近20种添加剂。面对这名目繁多的添加剂,有消费者惊呼“我们吃的是食物还是添加剂”,但在食品行业从业者看来,这样的感叹实在是大惊小怪,食品添加剂早已进入了人们的生活每一个角落。
  据了解,在人们的日常食物中,很少有食品不含添加剂。面包中有乳化剂单甘脂,酱油中有着色剂焦糖色素,做豆腐要用凝固剂,发面要用小苏打……“每个人每天吃进去五六十种食品添加剂,这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是个基本数量。”上海市食品添加剂行业协会名誉会长、高级工程师彭瑞衍说。
  吉鹤立表示,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的正常成分之一,在食品制造和加工中必不可少。“国家对于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使用范围及用量等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只要企业严格按照国家标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
  
  恐惧心理来自何方
  根据上述所言,食品添加剂更多的是有目的地添加,让食品的保质期更长、味道口感更为丰富以及看上去更加好看。但现在我们对于食品添加剂几乎是谈“虎”色变,已经对这些东西失去了起码的科学态度,听到添加剂跟听见加了砒霜似的,这又是为什么?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解原因有二。首先源于相关知识的匮乏,一些食品知识没有普及开来。其实,食品添加剂对食品工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甚至可以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有了添加剂才会有色香味俱全的食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饭菜才得以延长保存时间、保存营养成分。”像三聚氰胺、苏丹红这些,其实是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而非食品添加剂。只有国家公布的,才能称作食品添加剂;而且只要按国家标准使用,就不会有危害。
  尽管食品添加剂在工业化食品中的应用有法可依,但消费者心中的阴影却难以消解。事实上,近年来发生的多起食品安全事故,都是非法添加化工原料事件,但消费者难以弄清非法添加物与合法食品添加剂的区别,食品添加剂常常被“乌龙”。据了解,我国每年实际发生的食物中毒人数在200万人次以上,其中绝大部分是吃了含有害微生物的不洁食物引起的,其他的则多由违法使用非食用化工原料引起。如2005年苏丹红事件、2006年瘦肉精事件、2008年三聚氰氨事件等,造成了消费者的严重恐慌。
  公众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误解的另一原因则是食品企业各自的营销策略造成的。有些食品企业高调宣称自己的产品不含防腐剂,但事实上,这样的宣传不过是偷换概念,或者是在欺骗消费者。这种广告使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负面印象,加重了对食品添加剂的恐惧。
  
  靠公民意识的提升,更要靠有力的监管
  尽管谈“添加”色变没有必要,可公众的忧虑也不完全是杞人忧天。毕竟,即便充分获知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基本知识,公众也没有能力判断食品中是否含有不该有的物质。老百姓变成“老不信”,老是倾向于怀疑食品的安全性,实质上是对企业诚信投下“不信任票”,也是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抱有忧虑,对监管人员的职业操守有所质疑。要逐步消除公众的不信任,唯有完善法制,并加强其执行力。
  2011年,卫生部公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食品添加剂必须在食品标签上明显标注。这是在技术上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老百姓当然有权知道自己到底吃下了什么东西。有从业人员认为,中国的食品添加剂监管已经比较正规。针对工业化生产的食品,法规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到质监部门备案,将其中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名称和计量登记在册。质监部门在市场抽查时,首先要核查标签标注与备案是否相符,然后再检测食品成分是否与备案和标签相符。
  只有通过商家和监管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老百姓吃得安全,更吃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