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问出高效] 巧解标题高效阅读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实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相互交流、情感交流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一个有效的课堂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激趣、点拨、导思的重要作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一节高效的课堂,不是因为教师讲得多,而是因为教师问得巧。
   一、有效问题要充分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
   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是国家制定的指导学科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教师要明确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特别是要关注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把握教学重点与难点所在,要整体把握和落实三维目标,同时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等实际情况,有所侧重。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应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不能因讲究形式上的热闹活泼而导致目标落实上的顾此失彼。
   要处理好“教教材”与“用教材”的关系,防止在教学中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也不能舍本逐末,脱离教材另搞一套;教师应在充分把握课标、吃透教材、熟悉学情的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有效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以期真正落实三维教学目标。
   二、有效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学情,因材施“问”,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应让学生从各种活动中、从生活中进行学习,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获得直接经验,主动进行学习,反对让学生被动地接受说教,或单纯地从书本上进行学习。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结合生活中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有效问题的设计应该是以学生的生活需要为依据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引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以此提出问题,做到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
   三、有效问题要充分体现“主导”与“主体”的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多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实行“灌输式”教学,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记和听。而素质教育则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采用的形式及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都要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这一主体转化为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时,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身心向高一级水平发展。一切教学行为都要通过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参与,动口、动手、动脑才能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进而形成能力,提高素质。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改变“忽视学生”或“目无学生”的传统做法,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要关注不同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等方面的需要,在备课时应当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和不同水平的问题,供学生选择,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四、有效问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水平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思维含量
   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潜在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课堂中的有效问题应是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水平要求,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潜在的发展水平”的迁移,这个区域以外的,或是太难,让学生难以胜任,或是太易,只是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都难以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只有那些难度适中的问题,让学生思维能联系到生活实际进行思考,才对学生的发展真正具有价值,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好桃”,有利于教学预设目标的实现。
   教师只要在教学的各环节设计有效问题,就可以“问”出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从低效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
   [2]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作者单位 江苏省连云港市云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