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当存高远,敢为天下先 [志当存高远,,信念铸人生]

  毛泽东把他的政治抱负、哲理顿悟、人生价值取向,升华为一种崇高而深邃的激情,通过写景状物、托物言志表达出来,催人奋进,发人深思。   一、人生当志存高远   青年的毛泽东面对人生道路的选择、面对剧烈变迁的中国、面对茫茫莫测的宇宙,他在《沁园春•长沙》中,从心底发出了深沉而博大的设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认定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人的最本质的价值就是人的自由和独立。人应当掌握和主宰自己的命运,谁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奴隶。他对人生的意义作了科学说明:“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创造出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正体现他“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也正是这种凌云之志、浩然之气促使他“驱虎豹”、“缚苍龙”、“指点江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他无所畏惧、积极奋进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
  有人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古往今来,多少诗人豪情满怀、壮志宏图,然而世事沧桑,壮志难酬,而毛泽东则认为“往事越千年”,“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人生的幸福,在不停地追求中。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自己,把握今天,也就掌握了未来。毛泽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革命斗争中去,创造了一个积极有为的人生。他把个人的志向与民族的未来高度统一、完美结合。他不仅为自己的生命谱写了辉煌的理想乐章,更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抒写了伟大而崭新的一页。
  二、试看天下谁能敌
  人生就是奋斗,生存就是拼搏。在与敌作战中,毛泽东深谙“动”与“静”的哲理,“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面对强敌的围攻,他能以大无畏的精神“冷眼向洋看世界”雄视天下。在人生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不付出极大努力,总是一帆风顺容易得到成功,这种想法只是幻想”,“乱云飞渡仍从容”折射出他在革命斗争中临危不惧、处乱不惊、泰然自若的处世伟人的人生气度。
  他挑战自我:“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磨练其意志;他挑战强敌:“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他领导全国人民,靠小米加步枪消灭强敌,建立了新中国;他挑战贫困:“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冻山河铁臂摇”,“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他领导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他挑战世界:“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他率领中国人民战胜了自然灾害,击退帝国主义的侵略,成功地使卫星升上了蓝天。正所谓“试看天下谁能敌”!
  在毛泽东看来,斗争是客观存在,斗争是发展的动力,斗争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毛泽东的“斗争”哲学的内涵很广: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年代,在那个创天下的年代,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克服这一切困难的最有效的办法,他统统归纳到一个词――“斗争”。在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毛泽东的“斗争”一词可以这样理解:其一、挑战:挑战自我、挑战困难;其二、竞争:与对手(市场、强国)竞争,与时间竞赛,“只争朝夕”;其三、奋斗:在逆境中奋斗,在奋斗中成长;其四、自强:个人、国家、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正是毛泽东的“斗争”的丰富内涵决定了他不仅个人取得成功,更决定了他领导的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走向成功。
  三、人间知己吾与汝
  “能将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记忆中,生命仿佛加长了”(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在毛泽东的感情世界里,令他矢志不渝的是杨开慧和人民。
  杨开慧不仅是他生活中的妻子,更是他的革命战友。共同的革命理想是他们忠贞爱情的基础。他们是追求人生旅途中的知音,他们两心相知、志同道合、患难与共。“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然而,为了革命纵使“眼角眉梢都似恨”、“从此天涯孤旅”也无悔;为了革命能“割断愁丝恨缕”,却藏不下相思和眷恋。让这愁丝恨缕化作动力,待到革命成功之际,双方再相会在晴朗的宇宙,和白云翱翔的蓝天下――“重比翼,和云翥”。他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崇高理想,他渴望“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而自己只愿如梅“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诗缘情”、“诗言志”。诗词是诗人情与志相生、相融而迸发的产物,是诗人浓缩的思想、净化了的情感,是理念的感性呈现。通过重温毛泽东诗词,可以更深层次地透视毛泽东的人生轨迹、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及其感情世界。毛泽东,他集东西哲学之灵气,铸成博大的自我,他骨子里的自主、自立、自强不息的精神,他为人民谋幸福的人生奋斗目标以及他那至死不渝的共产主义信念,将永远激励着后人。
  
  
  (万仁桥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长岭九年制学校 7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