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堂吉诃德》中的叙述者干预职能】 政府的5个基本职能

  叙述者在叙事艺术中占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任何一部叙事作品中都会有叙述者,叙述者有自己的职能。叙述者的主要职能有叙述职能、交流职能、证实职能、说服职能和叙述者干预职能。在这五种职能中叙述者干预职能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在中外传统叙事作品中是非常常见的,它对叙事作品意义的形成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叙述者干预职能一般通过叙述者对人物、事件、甚至文本本身进行评论的方式表现出来。可以分为两类,既对话语的干预和对故事的干预。叙述者干预职能在《堂吉诃德》一文中表现的十分明显。
  叙述者在《堂吉诃德》开头的前言部分,就以朋友交谈的方式,谈到了这部作品的创作意图。作者的意图是“这部书是用来攻击骑士小说的”“消除骑士小说在社会上,在群众之间的声望和影响。”“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
  作者很巧妙的通过叙述者干预职能对作者创作意图有所交代,这样的交代游离于故事之外,属于有意炫示自身的“自我意识”叙述。“自我意识”叙述是指涉及叙述的叙述,涉及叙述本身。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叙述。一般采用叙述者和想象读者间对话的形式。是以作者的口吻来进行谈论自我、自我指涉的叙述。
  在《堂吉诃德》的前言中,叙述者以朋友交谈的口吻提到的如何写引文和作者注释,写作家名表等等,都是涉及自我意识的元叙述。这体现在叙述者干预职能中对话语的干预。前言中还写到“描写的时候要模仿真实,模仿的愈真切,作品就愈好”“你只求一句句话说的响亮,说的有趣,文字要生动,要合适,要连缀的好,尽你的才力,把要讲的话讲出来,把自己的思想表达清楚,不乱不涩。你还须设法让人家读了你的故事能解闷开心”。
  在前言中,由于叙述者对话语的干预,读者对于《堂吉诃德》行文的风格有了几分了解。了解了叙述者有意模仿骑士小说的叙说方式,了解了叙述者语言的生动活泼,了解了叙述者所预想的隐含读者的反应。在前言中叙述者彰显的对话语的干预职能让我们更有兴趣了解文本,有助于读者深读文本。
  在《堂吉诃德》第二部中,也有明显的对话语干预的叙述者干预职能。叙述者在《堂吉诃德》第二部讲了他在第一部和第二部叙述手法的差异和差异的原因。叙述者说到“他在自己的章节里怪自己写的《堂吉诃德》枯燥无味,总是写堂吉诃德和桑丘,不能节外生枝,来一些耐人寻味的穿插。他说自己的心,手,笔,老盯着一个题目,只能让一两人出场,拘束的受不了,既吃力又不讨好。所以在第一部巧出心裁,穿插了故事。《何必追根究底》和《俘虏的军官》和本传无关,可是另外几篇和堂吉诃德的遭遇纠缠到了一起,不能不写。作者说,照他猜想,许多一心要读堂吉诃德故事的读者,忽略了那些穿插,草草带过,没看到那些故事写得多好,如果他们不和堂吉诃德之疯,桑丘之傻混缠一起而自成一书,好处有目共睹。所以作者在第二部里不论故事牵搭得上,牵搭不上,一概不再穿插,只写应有之事,就连这些也要言不烦。他尽管才思富有,能描写整个宇宙,也约束自己只在这个故事的狭小范围里回旋。我希望读者体会到这点良苦用心,别只说他写得妙,而不知道他略而不写更是高呢。”
  这段很好的凸显了叙述者干预职能中对话语的干预。对话语的干预某种程度上是以元叙述的形式表现的。用它来指明作品如何划分篇章,如何衔接,以及相互间的关系。指明其内在的结构,作者构建故事的方法。一句话,就是作者是如何行文的,他如何组织故事,如何叙述故事。因为《堂吉诃德》第一部出版后,反响非常好,大家都抢着读,成了一本很畅销的书。但是,在书出版之后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有人写的假的、粗制滥造的《堂吉诃德》第二部,还有很多人针对第一部提的一些问题,也有很多恶意攻击他本人的。他在前言中都一一给予了交代。有人攻击他残废的胳膊,但是塞万提斯说道:他的胳膊是为国奋勇战斗才会残疾的,是光荣的。在堂吉诃德和学士的谈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塞万提斯有意澄清一些第一部遗留下来的问题。叙述者借学士之口说到了一些读者反映的问题。比如:有人认为穿插《何必追根究底》这个故事是个毛病,不是情节不好,或讲法不好,只是穿插的不合适,和堂吉诃德的一生不相干,堂吉诃德回答到:“我不懂为我写传的人为什么要穿插些不相干的故事,我本人的事可写的很多呢。”可见,第一部中对于一些与主人公不相干的小故事的穿插,读者的反应不佳。因为大家更感兴趣的是和堂吉诃德有关的故事,大家的注意力始终没有离开主人公堂吉诃德。
  所以,在其中穿插一些和堂吉诃德不相干的故事,一方面,读者不会费太大的精力去读他,看它和堂吉诃德的故事没有太大的关系,就略略读过,那叙述者的良苦用心就得不到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由于主体故事被一些和主体故事没有关系的小插曲影响,文章的结构略显松散。没有紧紧围绕和堂吉诃德有关的故事写,有种暂时离题的感觉。所以尽管这些故事都是作者用心良苦穿插进去的,但是收效甚微。在书出版后,读者的反映里,作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第二部,他改进了这种叙述手法。不再穿插一些和主人公故事不相关的小故事。第二部是在第一部的改进之上写作的,作者吸取了大家的意见,改进了一些不足之处。为了让大家能更注意到这种改进,作者采用了元叙述的方法来说明他的改进。元叙述是一种自我指涉的叙述,是涉及叙述的叙述。是关注小说的虚构身份及其创作过程的叙述。叙述者在这里谈到了他行文的方法及其原因。在这段里,作者吸收了一些读者的合理意见,认为穿插一些和主人公堂吉诃德不相干的故事效果并不是很好,所以就改成了不穿插和主人公不相干的故事的手法,紧紧围绕主人公堂吉诃德的故事写。让故事情节紧凑,使读者读的惬意。叙述者将这种组织文章的手法和这种手法的意图用元叙述的方式表现,有助于读者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意图,也更吸引读者阅读。让读者看到《堂吉诃德》第二部的一些改进,表达了作者谦虚和敬业的叙事态度。
  叙述者干预职能的另一种干预类型就是对故事的干预,对故事的干预分为三种:
  一种是解释性评论,解释性评论是对故事成分的要旨、关联、意义成分的公开阐述;一种是评价性评论,表示道德和其他价值看法;一种是概括性评论,是从小说世界深入到真实世界,以作为参照,无论是普遍的真实还是实存的历史事实。
  解释性评论适用于任何的说明和解释,无论是对故事中的人物、事件还是出现在作品中的其它成分。解释性评论可以深化读者对人物的理解,升华事件的意义,在大量的情节事件中概括出更深一层的意蕴。
  在《堂吉诃德》的第一章中写到“在他日常吃的砂锅烩里,总是牛肉比羊肉多些”。这句话后面有注释,注释说:“那个时候,羊肉比牛肉贵。”在文中作者并没有明说堂吉诃德的经济状况不太理想,只是一个破落的绅士。只是在文中对他的日常生活作了简单的介绍,在注脚的解释性评论中却告诉了我们羊肉比牛肉贵,表明了堂吉诃德的境况不太好。
  在《堂吉诃德》中,评价性评论很常见,叙述者不时会跳出来,大多通过反讽的方式,来表明自己对骑士小说的批判态度。文中一段写到“古时候确有那种执鞭骑驴的童女,带着她们的贞操,在山岭和田野里来来往往,若没有恶棍和手拿斧头,头戴兜帽的村夫,或魁伟的巨人对他们横施强暴,她们尽管活到八十岁也没有在屋里睡过一宵,进坟墓依然还是个清白无玷的闺女,象生她的妈妈一样。”叙述者明显是通过反讽的语气来讽刺骑士小说的不符合实际。骑士小说所写的都是空想出来的,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即使曾经真实发生过,也不再适合于堂吉诃德所处的时代了。可堂吉诃德却把它当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描写,不仅相信骑士小说所写,还从思想发展到了行动,有样学样地照着骑士小说里所写的荒诞的做法去做,必然显得滑稽可笑。作者的意图清晰可见,作者对骑士小说的批判态度也可想而知。
  第三种对故事的干预是概括性评论。在概括性评论中,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对“普遍真实”的大量引证,也就是一种超越小说世界而进入真实世界的哲学观察。就是我们现实世界中人所共知的一些现象、一些道理。最普通的、老百姓非常了解的谚语、俗语,一些人所共知的真理、格言等。虽然不是很深奥,却很实用。一提这些谚语我们就立即明白作者想表达什么,可以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在《堂吉诃德》中,叙述者提到烧书情形时:“当晚管家妈把扔在后院的书和家里所有的书都全部烧掉。有些是值得珍藏的,大概也烧了。它们命该如此,再加审查的人懒得挑拣,就此同归于尽。这就应了一句老话‘有时好人替坏人受罪’”。
  “有时好人替坏人受罪” 是西班牙的谚语,对西班牙人来说是十分熟悉的。它本身是人所共知的“普遍真实”,并没有在具体语境中给出任何新的信息。以这样一些人所共知的老生常谈来印证或概括人物与事件,不仅可以使读者对这个谚语形成深刻的印象,而且可以使读者记住文章中和这个谚语相关的事件。有助于使读者领略到叙述者的意图,升华作品意义。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堂吉诃德》中叙述者干预职能的分析,深切地了解到了作者行文上的用心良苦,也真切地体会到了作者要扫除骑士小说的创作意图。
  
  
  (刘洋 大连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11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