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能力探索高职人才培养新路径|人才培养具体措施

  [摘要]职业能力养成始于感性认知,成于理性认知与行动实践,其一般过程是“感性认识-理性认知-行动-能力迁移与内化-能力固化-定型”,历经若干由基础而提高的阶段性职业能力,经过递进训练与夯实积累,最终养成职业能力,并受教学环境、教学方式、动力激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高职能力培养的路径是“感性认识教学-理性认知教学-实践训练与能力考评-递进的学习实践-职业能力养成”。为此,要做好职场化教学环境构建,教学中实施“参与-实践”型教学方式,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基于个性特征开展个性化教学,创建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键词]职业能力 养成规律 高职人才 培养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163-04
  一、职业能力养成简述
  (一)职业能力养成理论概述
  人类对职业能力养成的理解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前后形成了三个学术流派,包括社会效率主义、新职业主义、建构主义理论等。早期是斯尼登(D.Snedden)和普洛瑟(C.Plosser)于20世纪初创立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该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的目的是训练人的机械性技艺,是一种基于“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在一定的职业训练情境中,通过合理的目标分解、科学的反馈安排和巧妙的激励设计,对于机械性技艺学习非常有效。早期的社会效率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倡导工作分解方式学习,将注意力集中于外部行为对学习者的刺激作用,只适合于简单性操作、刚性技能的学习,适合于工业经济时代,有利于学习过程的标准化、规模化,其中CBE课程、能力本位理念就深受这种理论影响。但这种理论忽视学习者的主体性,不利于整体职业能力培养。
  中期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职业能力开发要人性化,从尊重劳动者本身的价值与职业生涯出发开发智能,培养职业世界共同的、普遍的和核心的知识,即核心技能而不仅仅是机械性技能。西方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核心能力、通用能力等概念即是基于该理论提出的。新职业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注重核心能力开发,但其中核心技能概念笼统,技能表达简单化一般化,这使得其可操作性较差。同时因其未能看到职业情境在个体职业能力形成中的重要意义,更未能看到个体主动建构的重要意义,所以该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理想。
  后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的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这是基于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的理论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1)知识不是被动积累的,而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2)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它使得个体能在特定的环境中更好地生存;(3)认知对个体的经验起组织作用,并使之具有意义,而不是一个精确地表征现实的过程;(4)认知既有生物的、神经的结构基础,又有来源于社会的、文化的和以语言为手段的相互作用。建构主义职业能力开发理论突破了现代知识观、学习观的束缚,突出强调职业能力开发的情境性、个体性和建构性,注重在真实的职业情境实践中激发学习动机和形成职业能力,主张通过弹性化的职业能力开发目标来更加充分地挖掘人的潜力和创造力。现代职业能力培养大多受建构主义思想启发或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比如德国行动导向教学、姜大源提出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吴晓义(2006)提出“情境一达标”式职业能力开发模式、“教学工厂”与“模拟公司”、生产线人课堂的工学结合实践教学等。这表明,职业能力开发理论随着时代发展而演变,日趋于人本化、权变化,更加强调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发展性,注重能力开发中个体的主体性与建构性,以及情景环境的信息功能和对个体学习者的激励性。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过程与影响因素
  职业能力的养成是一个“类化迁移”的过程。过程学派认为,“职业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模拟的职业情景,通过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类化迁移,使相关的一般能力得到特殊的发展和整合,形成较为稳定的综合能力”。邓泽民等认为:“职业能力是在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并具备了一定的态度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看,能力的形成过程正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类化迁移和整合的结果。”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职业能力”的过程,是通过“实践性习得途径、理论性习得途径”获得的。职业能力养成要通过重复训练使“认知内化”,再从内在认知外化为习惯性行为并形成固定模式,即“认知一内化一外化为习惯性行为并定型”。这一养成过程要受许多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学生因素、教师因素、环境因素、实践因素等。张锋认为更进一步认为,“影响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因素是个体因素(包括性格、动力、既有知识与能力),学校教育(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四个方面),实践活动(包括校内、现场、社会)”,闰莉则认为“影响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是没有正确理解职业能力的内涵、学生因素、教师因素、实践活动、环境因素等”。
  二、职业能力的养成规律
  综上,职业能力的养成可以定位为:在有效的学习环境中,通过参与情景性学习与重复训练,养成满足职业工作需要的技能、知识与素养,包含知识学习、技能养成、素养培育等。
  (一)职业能力养成过程
  职业能力养成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对知识、素养、技能一同培育而形成的由基础至提高的阶段性能力并连续不断地积累递进的过程。每一阶段性能力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养培育以及综合能力整合等方式,经过学习实践活动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而成(见模型图1)。
  1 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包括必须的知识,这是技能学习与施展所必须的,内含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知识学习过程可以概括为“习得-巩固和转化-迁移和应用”,即“获得陈述性知识-巩固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迁移与应用”。这可以通过理论学习和感性实践获得。影响知识学习的因素有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知识基础、心智水平、教学材料等。
  2 技能训练。技能养成基于程序性知识的掌握,它通过感性认识、模仿、练习反馈等过程达到定型,可以概括为“感知-模仿-练习-反馈-内化定型”的过程。影响因素有:教学环境,实践模式,基础知识,有效教学(包括示范、讲解、练习、反馈、考核、纠正等),个性特征等。
  3 素养培育。素养培养是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态度与个性表现,并在一定条件下产生迁移和改变。职业素养培育须经过“示范提示-认同-遵照行为-内化”的过程,这是社会性学习的结果。影响因素包括社会环境(社会与课堂)、榜样、考核等。
  4 综合内化与迁移整合。这是一个通过参与特定的职业活动,内化迁移已有的知识、技能、态度,整合知识经验,系统化经验系统,形成类化经验的过程。影响因素有: 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心理模式、态度、指导、外界的提示与帮助等。
  综上,职业能力养成需历经若干阶段性能力训练,每一阶段性能力的养成都要通过知识学习、素养培育、技能训练以及综合能力的整合训练,这种阶段性能力的养成是递进积累的,一般基于“感性认知-理性认知-内化-行为-能力迁移-能力固化-定型”的模式,其有效方式是:感性认知学习-理性认知学习-实践训练与考核。
  (二)职业能力养成的影响要素
  职业能力养成中的相关因素有许多,其中较重要的有:课堂环境、教学方式、动力激发、个性特征、社会环境等,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能力养成功能。
  1 课堂环境。按社会效率主义知识观认为学习是“刺激――反映”联结的过程,学习需要在一定的职业情境中进行;按建构主义知识观,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即所谓“学习是情景性活动”。学习时所处的环境直接影响着学习,所以学习必须与职业情景紧密联系,要求学习场景职场化,即职场化的课堂环境。课堂环境的职场化,使学习者在充满了物化与社会性的信息场中无意识与有意识地接收信息,这有助于学习中的信息交流与职业能力养成。表现为几方面:一是直接感受职场信息,看到、听到、感觉到各种职场的知识、规范要求,形成对职业与岗位的较全面的感性认知;二是在职场情景中模拟岗位工作过程或真实操作岗位工作,可以真实感受人、工作及其关系,感受企业文化,有助于理论教学,有效促进对职场规范与工作流程等的理性认知;三是基于对职场岗位的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通过岗位工作操练的实训,易于学会实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四是通过不断感受职场岗位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体会与领悟到企业文化、行为规范,养成符合企业要求的职业修养、积极态度;五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的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进一步内化职业知识、职场规范、岗位工作流程并固化职业岗位行为模式;六是通过职场化的人员岗位分工,组成实践共同体,参与社会互动交往,在社会互动中强化学习;七是通过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充满的全息职业信息,有效激发感官的兴奋度与对学习有效性的联想,激发学习热情;八是通过职场环境中内含的系统化信息,特别是其中的隐性知识学习,促进感性认识积累进而促进隐性知识掌握。
  2 教学方式。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学习是情景性活动,是与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参与和理解,是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切身感受和领悟,而不是抽象的概括和文字描述;知识是个体积极组织的结果,认知是一个适应过程,强调个体性、强调社会性互动,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职业能力养成与实践活动、参与、自主、互动等直接相关,“参与一实践”型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养成。
  “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它决定着学生职业能力养成的效率。表现为:(1)学习是情景性活动,能力养成靠训练,实践活动促进能力养成;(2)学习是实践共同体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与参与,学习就是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参与促进能力养成;(3)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联系紧密的自主操作活动,自主学习决定着能力养成;(4)学习是“互动一社会交往”的过程,学习者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尤其是开放式交流学习有效促进学习效果;(5)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只能通过亲身实践加以感悟和积累以及同伴之间在工作过程中随机的交流和切磋来获得。
  3 动力激发。学习动力激发,将焕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使得学习者积极投入、主动学习,而且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更提高学习效率。所以学习动力决定着学习效果,决定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动力源于内在动机与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指学习者发自内心的精神性需求而产生的动力,如对某门课程、某种知识技能的偏好兴趣;外在动机指外界事物激发内心产生行为动力,学习中的这些外在动机包括职场化学习环境、对学习有用性与必要性的认知、科学管理与有效激励措施。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积极性,原因除了内在动机缺乏外,重要的是缺乏如企业员工培训或学徒学习中那种刚性的目标压力与行为规范要求、细节管理、刚性考核、刚性奖惩以及学员对技能学习的自觉,宽松的、柔软的、没有刺激的管理控制导致学生丧失外在动力。
  4 个性特征。学习者个性因素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决定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成效;学习者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影响着不同教学方式的选择与效果;学习者不同的性格、意志与动力结构,决定了学习者不同的学习动力、学习热情与持久度,他们都影响着职业能力养成。
  影响职业能力培养的学习者个性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思维认知模式、情绪意志、价值观模式等方面。其中智力因素内含学习者既有知识基础、智力水平,在此各学习者参差不齐;思维认知模式包括思维方式、认知方式,有的擅长于形象思维、有的适合逻辑抽象思维,有的适合感性认知与实践认知、有的擅长于抽象的符号化认知;在情绪意志方面,有的积极主动、有的消极被动,有的持久认真、有的浮躁不坚持,有的自觉自主有内在动力、有的靠外在推动学习。
  5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职业能力养成的基础平台,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配合,包括政府的政策与资金支持、企业的合作与赞助、社会的肯定与建议。德国的“二元制”、澳大利亚的“培训包”以及“社区学院”等措施,都是职业能力培育健康发展的关键要素。
  三、高职人才培养路径
    总结职业能力养成始于感性认知、成于理性认知与行动实践,其一般过程是“感性认知-理性认知-行动-能力迁移与内化-能力固化-定型”;历经若干由基础而提高的阶段性能力,经过递进式训练与能力积累,最终养成职业能力。高职人才培养高等职业能力,内含高素质与高技能,强调“知其所以然”、“创新优化”与“更高的内在素养”,在能力培养中更加强调“实践训练与理性探讨”、“更高的目标与高标准考核”,其培养路径体现了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同时须依据高职特点实施系统化措施。
  (一)高等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养成过程,高职能力培养的基本路径是:感性认知教学-理性认知教学-实践训练与能力考评……一递进能力的递进学习实践……一职业能力养成。首先是开展感性认知学习,包括参观、见习、调研、影碟观摩、情景模拟活动等感性活动,以此形成对职业、岗位、工作情景与工作流程、职业能力等要素的形象而整体的认识。其次是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问题、案例分析、知识讲解与问题解答、归纳等方式开展理性认知教学,并以总结、重点、重复的方式内化认知,初步掌握职业知识。然后是基于认知,运用已有程序性知识、观摩老师(或师傅)操作示范与参照同学实践、遵循职场环境行为规范,开展“模仿性”实践操作,从而初步掌握职业技能与遵守职业规 范,实现能力的初步迁移。再次是通过不断重复训练从而固化职业技能、内化职业规范,并通过知识与技能在变化情景中的反复应用,逐渐形成职业知识经验与行为模式化定型,最终养成阶段性职业能力。这需要以完成具体任务为目的的项目实践,在完成任务的实践操作中将知识、技能、态度综合地反复地运用,从而内化职业能力并至固化定型。其后是递进的阶段性职业能力的学习实践与考核,在前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养成后依序开始后一阶段性职业能力培育,不断地递进训练,并通过任务实践来复习运用前一阶段性能力,如此不断夯实积累,直至养成职岗综合职业能力。
  (二)高职人才培养关键措施
  在高职人才的高职能力培养中,有若干关键要素需要特别关注与有效处理,它们决定着职业能力培养的效果0。基于影响职业能力养成五要素,本文主要关注下述五方面措施。
  1 职场化教学环境构建。职场化环境有助于有效学习,所以学习应在职业环境中实现,即教学环境应尽可能接近职业环境,且越真实越好。这种环境包括物化情景、岗位工作操练、岗位分工合作的学习者群、企业化的考核与奖惩,其中物化环境包括各种实验室、实习与实训基地、社会活动场所。其一是职场化的物化情景设计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的内外部环境建设课堂,课堂就是职业岗位情景。其二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训练。职场化的课堂情景,其运行遵照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其三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流程构建分工合作的学习小组。按照岗位分工原则确定部门、人员配置与职责分工、相互关系,以“部门”构成学习小组。其四是施行企业化的员工行为规范与企业化的考核奖惩。按照分工岗位确定职权,按照职业岗位要求规范行为,仿照公司化管理开展考核与奖惩,实施绩效性的刚性考核、包括物质与精神内容的综合性奖惩。其五是积累编撰系列学习材料。根据岗位工作情景,收集与编撰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规范等各种资料、书籍、影碟、软件,供教学、实践使用。其六是职场化课堂环境中内含教学设施。职场化课堂的根本功能是课堂,须内设供信息交流的多媒体设备、白板。
  2 教学中实施“参与一实践型”教学方式。有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职业能力养成,职业能力养成与“参与”、“实践”、“社会互动”、“自主”等不可分离,这就要求其教学方式要符合这些内涵要求,综合形成包含实践训练、参与学习、学生主体、开放式互动交流等内容的参与实践型教学方式。一是实践训练。在职业能力养成过程中实施系统化的实践训练活动,以实践为主体、在实践活动中开展知识学习,实践训练贯穿始终,始于感性与单项能力训练,终于综合训练、全人格能力实践,实践体系包括感性认知实训、单项技能模仿训练、单元能力实训、单元项目模拟实践、综合项目实践、顶岗实习。二是参与学习。无论是实践活动还是知识学习,学习者都是参与者而不是“对象”,学习者须参与学习全过程,参与实践、参与社会合作活动。三是学生主体。要坚持“学生为本”理念,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学生自主开展实践学习活动、教师负责设计引导与把关。四是开放式互动交流。构建学习小组,学习者之间互动交流,激发灵感、相互学习;从社会层面构建学习系统,把名师请进来、学生走出去参观留学、与社会单位合作项目研究、开展网络学习等等,通过社会开放式互动交流,有效促进职业能力养成。
  3 采取措施有效激发学习动力。除了强化保持既有的内在动力,更重要的是采取措施激活外在动力为内在动力,充分激发外在动力,形成强大的学习动力。其一是激发对专业学习的兴趣爱好,转化为积极学习的内在动力,比如建设职场化的课堂环境、有效开展专业教育与课程教育使学习者认识到职业能力学习的有用性与必要性。其二是在教学中进行科学管理,强化规范、考核、奖惩的科学性,仿照管理公司化、角色员工化进行教学管理。参考员工的权职责、行为规范制定细化标准,对学习者的实践学习表现进行全过程考核,考核中以绩效为本进行量化的刚性考核,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奖惩是刚性的,包括课程分数、地位荣誉、金钱以及毕业等方面。其三是通过物质与精神的正负激励措施有效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正激励包括发现与承认取得的成绩与良好表现、公众表扬、评为优秀、课程加分、提前毕业、地位晋升、待遇提高、金钱奖励与其他物质奖励、快速激励、公平考核与公平奖励;负激励包括忽视、批评、处分、降级、罚款、课程减分与不及格、不毕业等。
  4 基于个性特征开展个性化教学。一是根据学习者的知识基础与智力水平,弹性化设定学习目标、学习进度。二是根据学习者的不同思维与认知方式,保持学习方式、教学方式的个性化,尤其在个别性辅导时要据个人情况选择感性或理性、形象或抽象、实践动手或理论推理的不同方式。
  5 创建支持职业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全社会支持与配合,需要创建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学校的通力合作投入。关键的有几个方面:其一是政府出台关于促进职业能力培养的政策与措施,具体如职业标准、职业资格制度,尤其是组织推进职业培训、企业实习与校企合作等。其二是社会肯定职业能力教育,肯定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证书,形成全社会重视能力的氛围。其三是企业与行业广泛参与职业技术教育,尤其是加强校企合作,输出人力、物力、财力与学校共建实训实践基地、标准、教材,同时提供实践项目、工作岗位。其四是学校要创造和完善内外部的各方面保障条件,建设能力为本的实践教学环境,包括职场化教学环境的建设、争取产业界的参与与支持建设工学结合实践基地、开展行动体系的实践课程改革等。
  (责任编辑: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