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风电机遇|把握机遇的名言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4月《求是》杂志上撰文《科学发展电力工业赢得挑战的根本路径》。业内研判,针对目前能源领域的问题,国家发改委加快了调整步伐――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均有变化。
  据估计,全球潜在风力发电能力超过70万亿千瓦,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随着未来常规能源成本持续上升,风电优势更为明显,发展会更快,估计未来多年内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将高达20%。根据全球风能委员会的报告,目前德国、西班牙、美国、印度、丹麦、意大利、英国、荷兰、中国、日本和葡萄牙等国的风电装机容量相对较多。
  国际绿色和平组织和世界风能协会发布的全球产业蓝皮书认为,到2020年全世界风能装机容量将达到12.6亿千瓦,届时风电电量达3.1万亿千瓦时,风电将占世界电力供应的12%(同时,这种清洁能源将减少约11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到2010年和2020年,全球风电装备市场容量将分别达到320亿美元和1200亿美元。如此光明的市场前景,大大激起了装备制造企业的投资热情。
  
  世界第四 亚洲第一
  
  “今年,预计中国风力发电应该是在800万~1000万千瓦之间,如果顺利,将超过1000万千瓦,差一点的话也有800多万千瓦。照这样速度发展的话,应该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风电增速最快的国家。”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中国与苏格兰可再生能源合作项目研讨会上作上述表示。
  美国是去年世界风电增速最快的国家。2008年,美国的风机增速接近50%,为835.8万千瓦。中国则紧随其后,去年的新增装机容量为630万千瓦。这两个国家总的新增装机容量占当年全球的54%。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公布的2008年度风电数据,美国正是凭借去年的风电快速增长,而首次超越德国成为世界风电“一哥”。而已经连续3年翻番增长的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为1221万千瓦,总装机容量排世界第四、亚洲第一。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后,将新能源发展提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风电也已经成为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中的先头部队,根据官方的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力争实现风电装机容量上亿千瓦。
  不过,即便今年中国风电增速成为世界第一,风机总容量要超过美国,可能仍需要几年时间。
  在研讨会上,李俊峰还指出。中国刺激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被隐含在之前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中。
  “比如说风力发电的装备支持,是隐含在十大产业里面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当中。太阳能发电方面,特别是光伏发电这块,对其政策支持是放在电子产业振兴规划当中的。”李俊峰说。
  李俊峰还透露,国家发改委与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也在探讨进一步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些步伐:“特别是可能要对一些目标提出修正”。
  
  行业瓶颈技术不足
  
  风电装备主要包括整机组装、电机、叶片、塔架基座等。电机是中国最具有传统技术积累的部件,叶片这一部件占整机成本的20%以上,供不应求、盈利能力较强。中国目前的风电装备市场大部分份额被国外装备制造企业占有,中国风电制造业还相当依赖国外的技术,尤其是一些核心设备只能依靠进口,实现风电设备的国产化已成当务之急。
  引进风电技术同样面临较大技术转化的风险。其主要风险来自齿轮箱、风机等关键部件的国产化制造水平,以及引进机型的设计成熟度水平。一些国内企业通过直接引进兆瓦级以上风电机组技术,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条件参与市场竞争,甚至在没有整机制造基础的情况下强势进入市场,但由于缺乏技术与经验,有的风机试运营并不顺利,稳定性还要观察。而对于从上游零部件制造进入整机制造的企业,技术实力和获得订单的能力也难以预期。风电技术人才也严重紧缺,引进技术快速形成产能后的售后维护问题也相当严峻。
  降低成本对于风电发展也很关键。目前风电还遭遇到并网价格高等难题,因为风电的成本比水电、火电约高出1倍。对电网公司来说,风电高于火电的价差,需要在电网范围内分摊。风能在中国西部、北部地区较为集中,这些地区都是欠发达地区,市场对电价承受能力有限,如果市场销售及价格消化仅在区内,风电大规模发展将遇到很大阻力。
  近年来风电场的建设成本也在逐渐下降,欧盟目前的风电投资成本已可与常规发电相竞争,并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欧盟到2020年时风电的成本有望再降低40%,将低于常规发电成本。国际上对于风电成本问题曾有专业预测,结论是在2020年之后风电的成本将可以和火电、水电相近。关注风电上市公司
  国内目前新进入风电整机行业的企业超过50家,包括一些上市公司。不少公司的风机制造尚处试样阶段,距离商业化尚有时日。随着产品日趋成熟,风机制造有望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从国际经验看,在风电发展迅速的市场中,相关的风电装备制造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能够享有较高的估值水平。
  国内企业中,除金风科技外,其他厂商所占市场份额很小。预计现在这种市场竞争格局不能长期维系,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有望持续上升,国内风电装备制造行业必然走向集中,能够更快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有望在竞争中胜出,成为行业龙头,最大程度地分享行业成长带来的业绩提升作用,多数风电整机制造企业将遭市场淘汰,本土企业最终只有几家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