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增效,重在优化指导] 减负增效

   素质教育已实施到今天,似乎已摒弃了"应试教育"的陋习。然而纵观学校教育,个别教师为追求高的"合格率,优秀率",仍大肆采用"满堂灌、填鸭式"教学,"题海式"训练,于是乎,低效课堂,课业负担,再次成了当前教育又一难题。愚者千虑,必有一得。那么,如何真正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觉得必须重视优化对学生"听、说、读、做"的指导。
  一、优化"听"的指导
  "听"作为语文学习上的一项基本能力,即通过听觉器官,由对语言的注意、感受、思维、反应等一系列过程所构成的一种语文能力。教师须注意细化"听"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如:第一学段要求"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第二学段要求"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第三学段要求"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那在实际教学中如何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二、优化"说"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也指出:要培养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小学生的说话能力可通过"想说――敢说――会说"三个过程来提高。
  1、创设"想说"的情境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通过创设"想说"的情境,来激发学生"说"的兴趣。课堂教学时,要求教师须充分钻研教材,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想说"的情境。如:在讲解有故事情节的课文时,利用多媒体配上动画或音乐渲染气氛,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官知觉,不仅有利于学生抽象思想向具体形象思维的转化,使学生迅速记住故事,而且让学生在表述故事情节时,很容易产生"说"的欲望。
  2、培养"敢说"的心理
  很多学生心理产生了"想说"的欲望,却又不敢表达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善于发现并掌握改善学生不良的心理素质的方法,让学生不仅想说,而且敢说,大胆地说。因此老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消除学生自卑心理。特别是对那些不善于"说"的学生。再者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员参与,而且还要给那些"不敢说"的学生更多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通过锻炼,从而消除畏惧心理,变得敢说、乐说。
  3、教给"会说"的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先把话说得正确、流利、有条理;然后进一步要求他们说话时神情自若,落落大方,动作表情切合说话内容;进而再要求他们根据听话对象和不同环境,注意措词,说话得体。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把讲读课文和说话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先进行词语搭配训练,然后练习用词语说一句完整的话,再结合课文内容说一段话,进而再引导学生把话说具体、说形象、说生动。这样逐步增加难度,学生不但能够接受,而且兴趣倍增、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熟读"。所谓朗读,就是声音清楚、响亮地读,就是把无声的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声情并茂地把书面语言融情于声,从而变为富有感染力的口头语言。
  1、指导学生正确地读。朗读要用标准的普通语,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得正确、清楚,做到不落字,不添字,不颠倒,不重复,不唱读。尤其是课文中的生字、多音字,朗读时要能读得正确。
   2、指导学生流利地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读得通顺流畅,不顿读,不读破句子,不中断朗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确定合适的朗读速度。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基础上,能准确读出词语、句子的重音,能正确处理语法停顿、逻辑停顿,语速合适,节奏自然,能读出句子不同的语气、语调。
  四、优化"做"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
  因此,教师不仅要在作业设计上下功夫,如考虑作业形式多样、作业量适当、作业难度适中、作业多层次等,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作业的"做"加以优化指导。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减负增效。
  1、教给审题方法
  学生对作业题,看不准,弄不清,就会出现作业"文"不对"题"的现象。因此,一定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就是要了解题意,搞清题目中所给的条件与提出的问题,明确问题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途径和方法。
  2、教给做题的方法
  做题是审题后把解题的思路和知识表达出来的过程。做题时要想保证质量,就要争取做得准而快。准,是指思维、表达和运算具有科学性和准确性。快,是指做题要效率高,即在科学准确的前提下,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快速解题的本领。
  3、教给检查的方法
  检查是完成作业后,保证作业高质量不可缺少的一步。其任务一、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判断作业做得对错,明白错在哪里,该如何改。这是培养学生学会自我分析,自我改正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任务二、让学生从头至尾检查题目有没有遗漏了,从而培养学生的细致心。
  总之,"减负增效"的实质就是要求我们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通过优化学生"听"、"说"、"读"、"做"的指导,减轻学生的负担,从而增加教学效率。减负增效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作,只要我们有耐心,有责任心,肯花时间去认识去探索,一定会达到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