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生“感恩教育”之有效途径] 感恩父母的作文400字

  “感恩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然而,中国古语也曾有云:“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据历史记载,汉初韩信功成名就后,费尽千辛万苦,寻到对自己有一瓢食之恩的漂母,优厚赡养以报其恩;诸葛亮感激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尽管后主“乐不思蜀”,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就是说懂得感恩的品质中国古已有之,然而,回看我们今天的中学生,理所当然地接受父母的照顾、理所当然地接受老师的照顾、理所当然地接受社会的照顾,却不知感恩甚至充满着不满,他们的那颗感恩的心到哪儿去了呢?
  一、中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分析
  1.就家庭而言,当代中学生是继80后第二代富裕起来的一代,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享受着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关爱,众星捧月式的家庭生活为我们的中学生创造了养尊处优的生活环境,同时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等缺乏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形成了他们“自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这样的孩子不懂得感恩自然是一种必然趋向。
  2.就学校而言,虽然我国早就大力提倡并推广实施素质教育,但是,学校教育“重学习、轻育人”的现状也不容忽视,对于学校,办学质量的衡量尺度,关键在于学校学生的成绩,对学校、对家长、对学生自己来说,分数高于一切。并且,国家也从未将德育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这也是造成学校,社会德育意识淡薄的原因。
  3.对社会而言,感恩教育同样存在缺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大多数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往往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
  二、中学生“感恩教育”的探索实践
  当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没有责任感,缺乏感恩意识的现象。对此,我们已经没有理由去责怪是谁的责任了,必须想办法进行补救,使携带着我们希望的这一代也能够成为充满爱心、传递爱心的一代人。对此,我经过摸索得出了以下几点体会:
  1.主观预谋。也就是说,家庭和学校,都要从主观意识上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主动创造合适的环境,对孩子进行正确的积极的引导。
  家庭方面:父母要时刻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同时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如节假日,家长可带上自己的孩子去看望自己的父母,照顾孝顺自己的父母,回报自己的父母,潜移默化中教导孩子要孝敬父母,爱别人;让孩子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使其在劳动中体会到父母是怎样挣钱供自己上学的,他们便会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
  学校方面:要提高德育的力度,创设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心灵在充满“感恩”的氛围中接受洗礼,从小处抓起,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可以利用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等,对同学形成正确的心理暗示。
  2.见缝插针。要善于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培养一颗感恩之心。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
  3.投其所好。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虽具有一定的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往往心智还不成熟,比较任性,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这时候如果一味地要求他们服从于老师或家长的“感恩教育”,他们一般会产生反感的情绪,产生反作用。我们要学会融入到他们的世界,迎合他们的喜好,因势利导加强对中学生的“感恩之心”的熏陶。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校外活动、文化艺术节、才艺展示等),贯之于感恩教育的因素,让孩子在娱乐的过程中快乐的接受感恩教育,提高孩子的心理认同感。
  4.大力表彰。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懂得感恩的孩子要给予大力的表扬,从而掀起人人懂恩、知恩、感恩的潮流。我们大家都有这样一种体验,从小到大,对于别人的批评我们可能淡忘,但是,对于长辈、领导的赞扬我们却会铭记在心,从而更加积极的去做那件给我们带来表扬的事情。中学生同样也有希望得到别人的赞赏,所以可以运用中学生的这种渴望得到别人认同的心理,提高感恩教育的实效。
  总而言之,社会、家庭、学校都必需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齐心协力地推进感恩教育,把感恩教育作为荣辱观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以“感恩报德”为荣,以“忘恩负义”为耻,努力营造一种全民知恩图报的良好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多伦多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