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和被告什么意思 方韩论战:原告与被告的博弈

  沉寂许久的文坛被方舟子和韩寒两个人掀起了波澜,此番论战在助阵者的摇旗呐喊中愈演愈烈。一方是打假名人方舟子,一方是意见领袖韩寒,这身份本身就饶有趣味,加之双方粉丝擂鼓对阵,各路人马现身说法,这场论战被泛娱乐化了。
  方舟子似乎师出有名,打着打破韩寒神话的旗号,剑指这位80后青年作家,质疑其作品为幕后团队所代笔,并且言之凿凿。韩寒素来不惧与人论争,于是披挂上阵,迎向来犯之敌。就这样网络成了方韩论战的策源地,博文帖子铺天盖地,参与其中的人不遗余力地灌水刷屏,这又是一次彻头彻尾的集体狂欢。但是,综观这场论战,它由方舟子发起,韩寒成为被告,稍有理性的人都会看到韩寒其实背负了“莫须有”的罪名。方舟子的“控告”缺乏常识判断和逻辑性,他所言韩寒在参加第一届新概念大赛时获得其父韩仁均大学同学李其纲的作文命题,然后韩父执笔,写下令其年少成名的奇文《杯中窥人》。紧接着方舟子又别出心裁地指出韩寒热卖的《三重门》实为幕后团队代笔,并由韩仁均、路金波等一干“韩系”成员包装、营销,重金打造韩寒神话。同时,方舟子还捏造了韩寒的另一条“罪证”,即韩寒的演讲、访谈都是提前背好,然后韩寒再煞有介事地侃侃而谈。姑且不去质疑方舟子原告陈词中的纰漏和“考据”的可笑做法,单从网上流传的一篇关于方舟子和陆子野的对话,就可以看出他无厘头的一面。面对提问,他表现得歇斯底里,认为韩寒所提供的1000多页的原稿并不能证明其清白之身,要以自己的评判为准,并誓言要让韩寒当场作文,好坏真假由自己“钦定”。
  在这场滑稽的表演中,方舟子一面充当原告,一面化身法官,并且振振有词。毫不客气地说,方舟子以无赖的作态和强盗的逻辑将韩寒拉下水。这让人不禁想到《水浒传》中那个市井之徒牛二,明明是一把削铁如泥、吹发即断的宝刀,却不肯承认,最终自取其辱,枉作杨志刀下的孤魂野鬼。我想,这次事件虽然以韩寒的“谢幕词”暂时偃旗息鼓,但方舟子恐怕也将成为文坛上的一个跳梁小丑。有媒体客观地评论道:他(方舟子)显然已经过度执拗于某种“工具理性”,这在“韩方论战”的过程中表现得尤甚,即偏执地相信自己分析方法与逻辑方式的“理性”,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也要质疑他人代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方舟子并不懂,他质疑韩寒的言外之意,其实是对整个青年群体文学素养的低估。如是这般,那么这盆脏水会继续不怀好意地泼向更多人。如果可以穿越的话,那么方舟子一定乐意回到初唐,指着骆宾王的鼻子说:“黄口小儿,《鹅》乃汝父代笔,如欲辩驳,请呈示证物,与老夫公堂对簿。”另外,方舟子似乎也扮演了堂・吉诃德的可笑角色,向一切假想的敌人发起攻击,而那些方派的拥趸不外是桑丘之辈,除了做恶搞的文化帮凶之外,一无是处。方舟子把文坛当成了敬老院,以为自己掌握了话语权,晚辈必须毕恭毕敬,言听计从。他打向韩寒的杀威棒,其实柔弱无力,反而让自己在整个事件中失去了重心。
  多年来,韩寒一直以一个叛逆者的姿态出现在公众视线中,他敢于单枪匹马挑战权威,并且制造了数次文坛纷争和口水战。在这次论战中,韩寒说:“我有点类似令狐冲,当然也有点像萧峰,经常是一个人独对很多人。”韩寒这个文坛的“坏小子”令许多人坐立不安,因为他的投枪匕首刺向了社会的诸多禁区和文坛的诸多禁忌,有当年鲁迅先生的生猛。韩寒印证了张爱玲“出名要趁早”的说法,出道以来他开赛车、出唱片、拍广告都有不俗的成绩。近期的“韩三篇”《谈革命》《说民主》《要自由》又将韩寒抛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韩寒成为了青年人的代言人和偶像,代表了公共知识分子的一种独立呼声,也担当了一些社会道义和文化责任。只是韩寒站立的舞台中央,有喝彩和鲜花,也有异议和批评。相信一个逐渐成熟的韩寒会如博文中引用范冰冰的名言那样:我经得起多少诋毁,就担得起多少赞美。当然我们这个时代的青年不会只默认韩寒模式,但是我们要拆除思想的柏林墙,让自己具备宽广的社会视野,接受正确的文化意识。
  在某种程度上,方韩论战满足了许多无聊看客的心理,他们作壁上观,表情丰富,品头论足,甚至落井下石。鲁迅先生所言的民族劣根性,柏杨先生批判的酱缸文化,在现代的语境下仍被无休止地注解,何其悲哀。中国的网络文化始终呈现出一种虚假繁荣,充斥着大量的文化泡沫,有些网络事件被人为地炒作,而许多网民缺乏理性的辨别能力和独立的人格立场,导致本该正本清源的文化事件沦为骂街和口水仗。“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屡见不鲜,却始终没有一双冷静有力的双手可以hold住局面,这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相比网络言论的约束,我们更需要精神的“绿坝”。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也折射出了中国的文化现状,文化的新生力量始终遭受规则制定者的排斥和打压,话语权的获得往往伴随着口诛笔伐,钩心斗角。和谐的文化景观应该是百家争鸣、兼容并包,而不是万马齐喑、千篇一律。中国文化应该是多声部的,要更加宽容地接受不同的声音,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文化诉求。
  狄更斯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也是一个糟糕的时代。”在方韩论战的喧嚣声浪中,有道德上的原告,也有法律上的被告,但代表正义和真相的声音永远不会降低分贝。在与时代斡旋的同时,我们也许会被强加上某些不实之词,但如果我们不放弃所坚守的信仰和正确的立场,那么我们将始终站在时代的行列里,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