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课程 利用乡土资源充实园本课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幼教理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学内容从单一的统编教材,逐渐拓展到依据本地特点创编教育内容的园本乡土教材。因其贴近幼儿生活,是一种本土化的教育资源,其教育优势日趋明显。《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是农村环抱在四周的城镇幼儿园,接着我们根据主题活动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课程教育,如美术活动《画蚂蚁趴《手指拓印蚂蚁》;社会活动《团结力量大》:音乐活动《两只小蚂蚁》;科学活动《小蚂蚁搬家》;语言活动《蚂蚁的家》等。探索性主题活动追随幼儿的生活经验,可以随时随地在他们的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与发现,幼儿自发生成、自主探索、自主构建、自由想象、自我表达,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二、利用民间游戏,充实幼儿体育活动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简单易学,富有趣味性,其材料绝大部分是废旧物,在现实生活中选取容易,如石头、绳子、铁环、沙包、鸡毛、骨头、棋子、瓶盖、珠子等等,这些看似普通的小东西都可以成为孩子手中爱不释手的玩物。于是我园从民间体育游戏入手,在“开发乡土资源主题教育活动”的大课题引领下,进一步开发乡土材料的教育价值;将乡土材料与民间游戏巧妙融合,进行了《玉门0--33岁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继承与创新》子课题省级立项研究并顺利结题。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首先发动教师、幼儿、家长收集各种无毒无害的自然材料、废旧材料,制作出各种适合孩子游戏的体育锻炼器材。如将大纸箱制成了活动汽车、坦克链条::找来废旧车胎开发出各种钻、爬、跳、滚的轮胎游戏等。其次,广泛向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征集、搜集民间游戏,并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在小中大班组织实施了“滚铁环”、“跳皮筋”、“踢毽子”、“跳绳”、“闯城”、“翻羊骨节”、“抓石子”、“打老牛”、“弹瓶盖(或珠子)”、“挤油渣”、“拉大锯”、“踩高跷”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玉门民间体育游戏集100例》,极大地丰富了幼儿固体育活动的内容。
  三、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多样的科学活动
  大自然是生动的课堂,充满了知识性和趣味性,孩子们乐于・学习,易于接受,是我们容易摄取的丰富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春天来了,小河边绿草茵茵,垂柳青青;果园里百花吐艳,蜂飞蝶舞。我们带孩子们走进太自然的怀抱里,闻花香,摸小草,捉蝌蚪、看青蛙,: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夏天到了,带领孩子们到西河坝趟小河、抓小鱼、拾石头,感悟夏之风韵。秋天是成熟的季节,到处果实累累,丰收在望,我们带孩子到附近的乡村田野、收集麦杆、树叶,参观农贸市场,与农民伯伯一起体验劳动的艰辛,丰收的喜悦。冬天,我们和孩子们在风雪中,堆雪人、打雪仗,接受风雪的洗礼,锻炼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科学教育的最好的礼物。我们家乡玉门是“中国石油的摇篮”,于是,我们挖掘家乡资源,以“美丽的家乡”为主题,组织幼儿认识石油,浏览石油第一井“老一井”,亲自感受石油工人曾经奋战过的地方;带领幼儿参观铁人王进喜故居和风电企业,给他们讲述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创业的事迹,让铁人精神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扎根,代代相传,从小激发他们立志建设美好家园的愿望,使孩子们领悟到科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利用乡土资源;丰富幼儿区域活动
  丰富的游戏材料是幼儿开展区域活动不竭的动力,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中,:我们将各种乡土资源投放到区域中,丰富幼儿游戏材料。在科学探索区投放种子、果实、落叶、磁铁、电池、电线、灯泡、气球、塑料绳、梳子等材料,孩子们用图画记录数量的关系用符号记录试验的结果。在观察、尝试、探索、动手中获取知识,形成概念,丰富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探索欲望。美工区中,投总形形色色的种子进行粘贴作画,装饰物体(如花瓶、汉字);培养艺术创造力;生活区中,让孩子尝试用筷子来不同的种子;:锻炼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能力。在角色区娃娃家或餐厅内投放五颜六色的蔬菜水果:紫包菜、红番茄、青蚕豆、黄土豆、白萝卜、弯黄瓜、红苹果,黄桔子等,可以让幼儿拿小刀学习切菜;用切好的片、丁、块;有规律地进行色彩搭配;拼摆,做出幼儿的蔬果大拼盘或工区专门投放形态不一的蔬果,让孩子们可以制作蔬果印章,也可以自己想象,动手创作,借助辅助材料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蔬果造型。如在白萝卜来头处装上胡须,粘上眼睛,回头处装上一个小尾巴,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白鼠便展现在眼前。除此外,还将饮料瓶等其它废旧物洗净消毒后,投放到区域中进行变废为宝创作。这些乡土材料的投入,不仅使孩子们的动手、想象、创造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大大增加了孩子对区域活动的兴趣,使孩子充分感受到了乡土资源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