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不妨伤悲】炮灰不伤悲

  有件事在我心中一直挥之不去,上初中时有次看到一条野狗被几个男孩儿活活打死,一旁的我劝阻未成,结果因伤悲而落泪,后来在作文里记下此事,得到的批语竟然是:不要多愁善感,而要学会坚强。大概在老师看来,伤悲落泪是没出息的表现吧。可是我想不通,难道看到狗被打死,应该快乐才对吗?想起这则评语,至今我还有点“伤悲”。
  告诉你吧,就在前几天我还伤悲而落了一次泪呢。
  那天,在回家的公交车上,父亲坐我身旁。车厢里都是刚考完试的学生,叽叽喳喳地谈论着考题。父亲一言不发,神情有点让人琢磨不透。
  我伸出手,放在父亲宽大粗糙的手掌中,抚摸着,心中满是酸涩。父亲侧过头,温柔地笑了笑,笑容中带有一丝疲惫。我也含有歉意地回笑。
  这次考试我又要让父亲失望了。进入初三以来,我几乎从来没有让父亲为我高兴过。从小到大,父亲没有对我凶过,即使我做错了事,他也只是心平气和地说两句。我知道他在我身上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人渐渐少了,车厢里清静了下来,我把头靠在父亲的肩上。
  “累了?”
  “嗯。”
  “睡一会儿吧。”
  我闭上双眼,却毫无睡意,心里闷闷的,无处宣泄。罪恶感一次一次冲击着内心的堤防。我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忍住泪水,我不想在父亲面前哭泣,因为我知道他心中的痛楚并不比我少,厂子最近又不景气,压力可想而知。
  想着想着,泪水流了下来。父亲耸了耸肩,我连忙抬起头,擦干脸上眼泪,却发现他已睡着了。
  是啊!父亲太累了,我多想让他靠在我的肩膀上美美地睡一睡,就像我靠在他的肩头一样。我这个小女生的肩膀还太过单薄,连自己的失败都快承担不起了,又怎能成为父亲的依靠呢?此刻,我多么希望自己能够独立,尽快成熟起来,能够不再让父亲为我操心……
  我始终不能认同初中老师的话,伤悲落泪不是懦弱,不是消极悲观,而是一种正常不过的情感流露,是一种悲悯情怀,况且,它还有积极的一面,越王勾践伤悲于国之殇才有卧薪尝胆之举;韩信伤悲于曾经的胯下之辱才崛起于战场的厮杀;鲁迅先生伤悲于国人的愚昧无知才写出了不朽的作品。可以说,没有伤悲,就没有白居易的《琵琶行》;没有伤悲,就没有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没有伤悲,就没有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既然伤悲无可避免,就应该好好面对它。毕竟,快乐是短暂的,灰暗的情绪却可以在时间的作用下淘洗出人生的亮色,在思考中沉淀出智慧。
  高与低可组成美丽曲线,光与影能交织成趣。有时,我们不妨伤悲,一味地强调快乐,思想则失之肤浅。真正能使人成长起来的,不是快乐而是伤悲,甚至痛苦。没有伤悲,也就没有快乐。
  (指导老师:毛荣富)
  点评:
  一看“有时,不妨伤悲”这个文题,就让人感到很有吸引力,有点标新立异的味道,在许多人眼里伤悲的情绪似乎不应该属于青少年学生。
  文中提到的老师写的那句“不要多愁善感,而要学会坚强”的评语,使我想起一件往事,笔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读高中时在作文中写过一句“我是多么孤独啊”,结果老师给我的批语是“要培养集体主义思想,要投入到火热的斗争生活中去”。看来,语文教学的有些东西已经由来已久,本应最具人情味和人文关怀,可是面对学生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都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用一套革命的词语对他们进行所谓的思想教育。好在余倩倩同学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否则真要不知所措了。
  伤悲是一种人之常情。文中写到的公交车上的一幕十分真实感人。作者内心的伤悲,实质源于对父亲的挚爱深情,因为考试成绩不佳,面对十分疼爱自己的慈父,内心充满了愧疚、自责和遗憾。她深知父亲最希望看到的就是自己优秀的学习成绩,而在她这个年龄,也只有拿出好成绩才能安慰父亲,才能对父亲“尽孝”,而她偏偏却难以做到。有的同学读了此文深有同感,也流出了眼泪。他们说,自己也很想把成绩搞上去,而且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总是不能如愿,对小小年纪的学子来说,这是多么的无奈啊。
  文章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作者对“伤悲”作了理性的观照,文章的末尾几段对伤悲的积极意义作了精到的概述,篇幅虽不长,却颇具分量。“毕竟,快乐是短暂的,灰暗的情绪却可以在时间的作用下淘洗出人生的亮色,在思考中沉淀出智慧”这句话含有对人生的丰富体验和对伤悲之情的深入感悟。而“一味地强调快乐,思想则失之肤浅。真正能使人成长起来的,不是快乐而是伤悲甚至痛苦”这句话讲得也很好,它使我们想到学校教育的弊端之一就是不能直面人生,总是回避现实生活的矛盾,以至于离校之后学生常常感到复杂的社会并不如在校时所了解的那样,学校教给自己的东西都远离了实际需要。试想,在作文中流露一点孤独、伤悲的情绪都会受到批评,这样教育出来的人岂能有健全的心智去适应甚至改变社会?
  从文中可以看出,余倩倩文中对伤悲的理解和认识是借助于自己历史文学的知识来完成的。她平时喜欢读这方面的书,而可贵的是她把书读活了,能够运用知识,从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观点。文中所列举的人物和作品也为许多同学所熟知,却未必能使之为我所用。这正是需要我们向她学习的地方。
  最后我想对那位老师讲几句。作文不是宣传品,而是个人思想情感的真实记录。宣传事关政治,而作文则是事关心灵。如果总是用政治的眼光来看待和指导作文,学生不仅写不出好文章,而且会在作文中充满假大空。我们对学生辛辛苦苦的教导很可能成为一种误导。
  (荐评老师:毛荣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