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论文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含义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音教学方法,进入20世纪后,这种用语言做(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学理论逐渐引入我国的基础英语课堂教学,是我国外语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它是一种以学习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的教学法,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做中学,用中学,学了就用”,为生学提供更自由的学习空间和自主学习的权利。
  “任务型”教学法旨在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置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它不但具有很大的包容性,而且适用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也适用于学习语言技能和知识的活动,不但可以独立操作,也有利于合作学习,实践证明,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2 “任务型”教学法的课堂应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任务型教学也不必按照某种套路去操作,英语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一种创新,而创新是一种心智活动,只要符合认知规律,只要能给课堂带来活力,就有其合理性。下面就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积累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2.1 指令性任务。在TEFC教材中,有不少单元将同一类别的单词集中显示,如文具、动物、人体部位等。这在教学的复习和总结环节中可采用,既可以检查学生对这些词的掌握情况,也可以锻炼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Task1.Touch your nose/eye/ear/mouth/arm,etc。Task2.Show/Give me your pencil/ruler/eraser/sharpener,etc。Task3.Walk/Jump/Run/Act like a panda/bear/duck/monkey,etc。
  这些任务可以让学生随着节奏明快的chart边做边唱,也可以离开座位,边模仿边唱,还能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由于任务比较简单,学生天性活泼,模仿能力强,对感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可以说是在“做中学”,比纯粹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很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2.2 猜测性任务。这种任务在英语课堂上很常用,此类任务用时短,适用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使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涉及此类任务时,要细化游戏规则,注意目的的针对性,在任务进行时,要把握好完成任务的进程,时间。
  如学了有关食品、水果的话题后,可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猜一猜“what is in the bag?”在一个袋子里放入已学过的食品,让他们用Is there a pear/cake…?句型来练习,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反复练习学过的词汇和句型,效果出奇的好。
  2.3 展示兴任务。此类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积极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促进他们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其关键在于调动全体学生思维参与和情感加入。课堂上老师当导演,优生当主角,差生当配角,全体活动展示每个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学了:①shall we…?②let"s go…③why not go…?句型后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言结构表达句型,可改变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处的被动局面,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其中的乐趣。
  2.4 交际性任务。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较真实的情境。让学生通过相互交际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学习和应用的目的。如,在教A同学到B同学家串门的一段对话时,可先将教室的前面着意布置一番,然后让A同学到门外敲门说:“May I come in?”B打开门说:“Oh,it"s you。Come in,please。”将A让进屋后说:“Sit down,please。”“Would you like coffee or tea?”A说:“Coffee,please。”B转身给A倒了一杯咖啡,递给他说:“Here you are。”A有礼貌地点头说:“Thank you。”这种对话内容贴近学生,培养了学生在特定场合与人对话的能力。
  2.5 德育性任务。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新教材中有不少有关思想教育的话题(如帮助别人,集体主义,处理突发事件,植树造林,防止污染等)。讲完课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遇到上述问题你讲怎么做?可让他们先说后写,以此加深印象,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任务型教学的效果
  教学实践证明:在“任务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通过自己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任务情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学习,要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萌发创新动机,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当然,“任务型”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本提供的语言材料有时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缺乏一定的语言技能和表达技巧,因此学生无法做到学和用的结合;又如课堂上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并展示他们的成果,在某种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挫折感和消极因素。我们应结合自己的教情和学情,扬长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