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_有效的课堂提问策略

   提问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项技能,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主要形式,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门艺术,是促使教学目标达成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它是联系师生思维的纽带,通过提问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温故而知新;通过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启学生的智慧;通过提问,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课堂提问运用得好,学生就会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课堂提问的存在的问题
  提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富有启发性、可思性、连贯性的提问能促进教与学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使教学活动变得快乐、轻松、有效。但在实际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着下面几个问题:
  1.1 提问的时机掌握不准。有的教师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独立思索的时间。有的甚至先叫起学生,再问问题,学生答不准就反复追问,浪费了不少时间。
  1.2 提问的质量低而偏。有的教师提问,答案即在问题之中,无须学生回答,缺乏启发性;有的提问零乱无序,没有逻辑层次,纯属信口说出,缺乏设计;有的问题本身矛盾,脱离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
  1.3 提问的目标不明确。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课堂环节松懈,学生懒洋洋无学习兴趣,教学效果较差。
  2 课堂提问的技巧
  只有得当的课堂提问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自觉自愿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从而更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需要精心安排,将课堂教学设计成一环扣一环的“问题链”,课堂提问力争要做到“全、精、巧、活、深、实”,达到课堂教学的实用高效。
  2.1 设计的问题要全面。教师在教学设计时,提出的问题要面对全体学生,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参与率。有的教师提问,总喜欢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学生对答如流,省时省心。学生参与面太小,久而久之,中下等学生知道自己回答无份而处于消极状态,甚至于你再提问时,他们因知与自己无缘而不予思考,这样做不利于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不能使全体学生共同提高。而有的教师提问则喜欢叫成绩落后的学生回答,目的是通过成绩落后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类推全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这两种做法都有悖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原理。
  2.2 设计的问题要精炼。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谓“精”,就是精心设计提问,设计的问题要精。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提问既要有深度,又要体现层次性,使学生在不断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过程中,充分享受到探索的乐趣。
  2.3 设计的问题要巧妙。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而体现重难点,在“节骨眼处”巧妙设置的问题更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善于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2.4 设计的问题要灵活。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的“小世界”,课堂上就要灵活把握提问的时机。针对问题的难易,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切忌“蜻蜓点水”、“我呼你应”、即问即答,要使学生在充分思考后产生顿悟。
  比如笔者在教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时,就让学生解题时自己提出疑惑:有人问:鲁提辖为什么要拳打镇关西?有人问:怎样拳打镇关西?也有人问:打死镇关西后怎么办?这些问题不仅勾画出了小说的情节,而且使学生明白了课文的重点、难点所在,经过集体的讨论、教师的点拨,从而有效直奔教学目标,达成教学任务。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思维发挥到极佳状态,学生的创造性也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创新求异思维得到很好的开发,达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所以说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提问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2.5 设计的问题要先易后难。在课堂提问中,我们还要注意从学生、教材的实际情况出发,使问题的提出难易适中,深文浅问,浅问深究,直事曲问,使学生有思考的余地。因为,题目过易,会使学生产生厌倦与轻视的心理;题目太难又会使学生望而生畏,无从回答,影响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过程中,我们要像《学记》中所说的那样:“善问者如伐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处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这就是说,我们教师在提问题时,就像砍伐坚硬的木材一样,先从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再砍木材的关节。
  总之,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钻研教学内容,认真领悟提问要求,切实掌握提问策略,精心设计各类问题。 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的实际,遵循精而少、活而实的原则,要具备一定的广度、难度和梯度,才能达成课堂教学的实效。唯此,才能真正发挥提问的功效,达到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