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亚状态学习的因素及应对策略

  何为“状态”?即工作或学习中所表现的一种正常的态势,反之在工作或学习中所表现的非正常态势,我们就称之为亚状态,近些年,我们正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中,课堂学习氛围发生了质的变化,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但我们仍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了诸多不尽人如意的地方,具体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注意力不够集中,学习上松懈、懒散,思维不活跃,思路不清晰,茫然若失,无从下手……或投入大,收效甚微,或心情焦躁,惧怕考试,失眠、压抑,情绪失控,脾气暴躁……我们把正种非正常状态下的学习称为亚状态学习,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使学生完全丧失了兴趣和进取心,目前,这种亚状态学习现象正困扰着许多教师,为此,我们有必要探究一下造成学生学习的这种亚状态主要因素及应对的策略,
  那么,造成学生亚状态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大体上可概括为两种,学生自身的内因和对其影响的环境即外因,下面我们就从这两方面进行探究,
  首先是内因,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因主要是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像力等,即认知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性,是学生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这些因素往往是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和基础,但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智力因素良好,却因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使学习陷入困境,换言之,相对于学生而言,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要远远大于智力因素,目前,学校教育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过于强调学生的智力因素,而忽略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为此我们有必要重点谈一下这方面的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非智力因素?通常我们把它概括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认知过程的心理因素,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主要内容有:兴趣与爱好、愉快的情绪、对事业的热情、对挫折的忍受力与意志力、活泼的性格、宽阔的胸怀、自信心与好强、好胜心、远大的理想与目标、高抱负、焦虑、人际关系等,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和智力因素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两者不可偏废,因为,教育不仅仅是“解惑”“传道”,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智力水平,特别是在未来社会中,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培养创造力比培养学生考高分要重要得多,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学会期待、学会欣赏他们潜在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可是,近些年来,由于媒体对中考高考状元的过度宣传和录用人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急功近利现象,导致学校和家庭过度地看重学生的分数,从而导致智力因素的培养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严重失衡,学生在校生活和家庭生活多以学习为中心(学校违反教育规律严重,不能科学严格地执行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投机取巧,使学生面临校内加班加点学习,校外还补课的超负荷现象)从而,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简单,枯燥,结果出现了为数过多的学生厌学现象,
  其次是外因,何谓外因?即外部环境对学生而言,一般可以理解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对于一个孩子而言,在其成长过程中,外因的影响往往大于内因,而这种影响的因素主要是其活动的氛围和教育者,可以概括为活动的氛围、家长和教师,
  1 氛围的影响,近些年,由于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和进步,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人们追求享乐,也蔚然成风,如,家庭中丰厚的物质享受,社会上五花八门的休闲娱乐,对孩子产生了极大的诱惑,(如,让人眼花缭乱的电视节目,发达的网络,甚至孩子使用的文具也格外的浮华起来……)致使学生幼稚的心灵难以抵挡这巨大的诱惑,学习的意志品质大打折扣,专注程度受到严重的影响,许多学生的成绩每况愈下,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温馨的环境中,学生的学习意志软弱,自信心与奋斗精神丧失,这种后果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可怕的是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创新思维、个性的发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 教育者的影响,对受教育的学生而言,一生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家长和教师,首先是父母,父母的言谈举止、脾气秉性、兴趣爱好、待人接物的方法、处事工作的态度,都极大地影响着孩子,有人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一生的老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笔者曾对一些学品兼优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发现他们的父母非常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视孩子的人格塑造,他们对孩子的爱好与交友、为人处事、待人接物极为重视,也非常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影响,总之,就是他们非常关注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其次就是教师,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理念与方法、特别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与工作的态度,都直接地影响着学生,近些年,我们加大了教师的专业培训力度,但却常常忽略了对教师的精神建设,为此,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从而导致工作中对学生的心灵呵护不够,对学生的引导不科学,或不到位,责任心不强,教育教学随心所欲,甚至对学生起到了负面的影响,因此,现代的教育极其需要在建设教师精神与专业的同时,又培训家长,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体化的道路,
  综合上述原因,我们应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策略,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以下几点,
  一、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环境
  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和谐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具体做法是: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学校担负起辅导家长如何建设健康向上的家庭环境的任务,建立家教讲堂,定期对家长进行家教的培训和督导,并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教育活动,建设新的科学的学校管理评价体系,
  构建一个和谐、健康、向上、富有文化氛围的学校教育环境,制定德育发展规划,以养成教育为核心,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开展不同方式的德育,使学校的德育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和有计划性,定期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有深刻意义和实际内涵的德育活动,如,成年仪式活动,激励学生担当责任,奋发向上,发挥学生会和共青团的功能,成立激励学生奋进、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组织,如,青年志愿者,以培养学生健康品格为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德育活动,与此同时,要加强对教师的精神建设使教师的精神境界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并行发展,
  改变现有的单一评价体系,构建多元化的科学评价体系,力求评价促发展,力求评价能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本着重德育,抓体育,促智育的原则,使教育与教学能真正从关注学生心灵健康人手,既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又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认真调整德育、智育的失衡现象,科学规划德育活动,
  二、做好两个沟通
  1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进入新课程 改革以来,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但我们没有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甚至有些时候,还出现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对抗的现象,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构建一个和谐的师长关系,没能对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引导,特别是我们只是对教师强调其角色的改变,但如何构建和谐的师长关系与师生关系,我们对教师没有这方面的有效的培训和科学的管理,因此,我们要利用现代的信息手段,成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站,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预设问题,防患于未然,为此,我们需要从构建和谐的师长关系入手,加大对教师与家长的定期培训与科学管理,努力实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科学接轨,
  2 学生与教师的心灵沟通,教育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某一学科,很多时候是因为不喜欢这一学科的老师,为此,要促进学生奋发向上,其首要的任务是建立一个和谐的师生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师生彼此的了解和尊重,为此,我们急需在这一方面对学生和教师进行疏导和教育,以围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为核心,开展一些增友谊、促和谐的教育活动,
  三、遵循三个原则
  1 生命成长规律的原则,生命的成长既需要有阳光与春风的呵护,又需要有风雨的洗礼,方能茁壮健康的成长,因此,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经历一些艰难、困苦的磨炼,打击与挫败的考验是极为必要的,所以,在教育学生中,我们既不能一味的赏识,也不要一味的批评,要引导培训教师赏识有度,爱有格,批评有方,使教师的教育有自己的特色,不盲从别人,以需要和实效为原则,
  2 因材施教的原则,从研究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人手,求同存异,做到因人而异,相时而动,从课题研究入手,鼓励教师人人研究问题,人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经验的总结与推广,
  3 有教无类的原则,鼓励教师在学习别人的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个性,在学校内部,不搞教育教学的一刀切,不搞整齐划一,
  要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使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和需要,我们必须潜下心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分析学生厌学的原因,杜绝反教育的手段,及时调整错误的教育方向,使我们的一切教育方法都能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出发,这样才能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