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龙”切莫忘“点睛”]口袋妖怪画龙点睛

  如果说记事写人是“画龙”,那么在关键处扣题就是“点睛”。只“画龙”,不“点睛”,文章主旨不鲜明,弄不好还有离题之嫌,特别是写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有位同学写命题作文“说句心里话”,歌颂《三国演义》里的女中豪杰貂蝉。文章用十八路诸侯对“伐董安刘”不说心里话反衬貂蝉离间董卓父子实现“除董”的壮举,接着写了一首赞美貂蝉的长诗(约占全文篇幅的1/3)。阅卷人判此文为低分。姑且不论评分是否正确,单说此文自始至终没有点题,不能不说是个严重失误。如果在诗歌前的“故余特作一诗以赞之”后面再加一句“点睛”的话:“此为心里话也”――把诗歌的内容视为对貂蝉说的心里话,不就可以改变低分的“厄运”了吗?
  “点睛”,要点在文章的关键处。首先,文章开头一般应“破题”,以示文从题来,扣题而写,以防“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例如,朱自清的《背影》首段第1句话:“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又如吴晗的《谈骨气》,开篇只有一句话独立成段:“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文章开头点题,有开宗明义、总起下文的作用。其次,在篇中“点睛”,使文章始终不离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中心思想更加显豁突出。例如王愿坚的《七根火柴》,中间描述“那同志”把夹在党证里的“焦干的火柴”交给卢进勇,小心翼翼地一根根拨弄着火柴,口里小声数着:“一、二、三、四……”如此“点睛”,七根火柴的非凡意义不言而喻。再者,篇末“点睛”,既可呼应上文,又能深化主旨。例如《七根火柴》的结尾,卢进勇把六根火柴一根根递到指导员的手里,“又以一种异样的声调在数着:‘一、二、三、四……’”。又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描写了洞庭湖两种不同的景色和游客在不同景色面前的览物之情,然后重笔点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这一点睛之笔,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表达了作者的政治抱负,而“先忧后乐”的名句流传千古。
  点睛之笔,往往言简意赅,要言不烦,思想精辟,蕴涵哲理,具有表现力和说服力。“画龙”后的“点睛”应着眼于文章的整体,落笔于全文的关节部位,要顺势点化,妥帖自然,不要随意滥用或可以为之,不然给人生硬造作之感,那效果就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