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情”入“境”,,借“境”导“思”:创境导课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万事都要有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一堂课的开始时,吸引学生的注意是很重要的。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高超的教学导入艺术,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通向优良教学情境的开门钥匙,它可以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效果,为整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一、生活情境导入,激趣引思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境有机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早就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原因之一便是脱离了实际。”因此,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中创设教学情境,让数学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接触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如,教学“个人所得税”一课时,书上的练习比较单调、枯燥,而且计算非常麻烦,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利用学生对老师的一些“隐私”比较好奇的心理,以老师月工资要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为例让学生进行练习。“按照最新标准,月工资超过2000元部分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不超过500元,按5%交税;500~2000元,按10%交税;2000~5000元,按15%交税。费老师的月工资是5000元,请你们帮老师计算一下要交多少元的个人所得税?老师的实得工资是多少元?”另外,在总复习用字母表示数中有这样一道题目:“鞋的尺码用‘码’和‘厘米’作单位,它们的换算关系是码数=厘米数×2-10。根据给出的数据换算出相应的尺码或厘米数。”我也用自己的鞋子码数是42码为例,让学生帮忙算出老师的脚长多少厘米。学生在练习中兴趣盎然,精神振奋,十分投入。学生们都忍不住兴奋地喊叫起来:“老师要交325元的税。”“哇,老师的工资好高啊。”“老师的脚好长呀。”……通过创设这样的实际情境,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
  二、故事情境导入,趣中思辨
  课始,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故事情境,容易让学生很快地进入到学习的氛围中来,同时,也由故事引发思考,促进学生的学习。
  例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时,我先用故事的形式引入:“唐僧西天取经,这一天孙悟空找到了一个西瓜,平均分成4块,分了一块给八戒。八戒有意见了,说:‘我肚子这么大,一块怎么够呀!我想吃2块。’孙悟空想给八戒吃2块,但大小要和原来一样,你会分吗?这其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数学道理呢?第二天,沙和尚来分西瓜了,这次八戒叫着要吃3份,应该怎么分?这其中又蕴含着什么数学道理呢?”学生们都兴致勃勃,回味无穷,这使我深有感触:“小故事”的魅力何在?我想关键在个“趣”字!在《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中,问题的核心是孙悟空为什么要把西瓜平均分成八份。分子由1份变成2份,扩大了2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母4也要扩大2倍,即8,分数的大小才不变,这就深入浅出地渗透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的含义,为进一步发现规律埋下伏笔。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取寓意深刻而又轻松幽默的故事导入新课,不仅能利用无意注意来促进有意注意的集中,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突出知识的生长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注意力及知识上做好准备,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三、游戏情境导入,寓教于乐
  例如,在教学“成正比例的量”一课时,我安排了一个“剪刀、石头、布”的课前游戏:同桌两名同学为一组,赢一次加5分,游戏时间为30秒,你一共赢了几次?得了多少分?游戏一开始,学生们马上就兴高采烈地做起游戏来。游戏一结束,马上统计赢的次数和总分,让学生发现赢的次数和总分之间的变化规律。这样创设游戏的情境,不但让学生在玩中体验与理解了“赢的次数”和“总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两个量,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创设一个与学生知识背景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情境,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策略去体验和理解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探索,使学习活动生动有效、事半功倍。创设游戏情境不是为玩而玩,而是让学生在玩中生疑,让学生在玩中质疑,让学生在玩中释疑,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不仅能使学生学到数学知识,还能使隐藏在生活情境中的丰富的数学内涵、数学思想、数学的精神和美,随着教学的展开尽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从而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责编 杜 华)